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千户

千户

①吐蕃军事行政建制。藏语称“东岱”,又译作千户所。约7世纪松赞干布掌政后统一吐蕃兵制时建置。统隶于诸“”(“”,藏语音译,意为“翼”)及其长官“如本”(翼长)。是时吐蕃全境共设61个千户,具体分布是:每如辖8个千户、1个小千户和1个近卫千户,共10个千户。吐蕃之伍如、约如、叶如、如拉四翼及上下香雄各10个千户,苏毗如之通颊汉户为11个千户,总计61个千户。千户设千户长(又称部落使)。小千户又称“抚千”,藏语称“东本”。参见“吐蕃兵制”(769页)。 ②职官名。《尚书·牧誓》即有千夫长之武官。宋设千户。金为世袭武职,女真语称“猛安”,隶属于万户,下设“谋克”(百户)。蒙古成吉思汗建国时,曾封授诸功臣95千户,作为世袭军政职务,分领军民。元置大都督府,管辖卫府,卫、府均有千户所,有行军千户、屯田千户、守城千户、挐军千户、钦察千户等名称。设千户为“千夫之长”,隶属于万户。驻守各县者,设千户所统领百户所,上隶诸路万户府。分上中下三等,统兵700以上者为上千户所,500以上者为中千户所,300以上者为下千户所,均置※达鲁花赤1员、千户1员。明代卫所兵制亦设千户所,驻守重要府、州,千户正五品,为一所长官,统兵1120人,下辖10个百户所,上隶属于卫。明朝亦以此职封授羁縻卫所和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明清封授南方及甘宁青土司中的千户,则称为土千户。参见“猛安谋克”(2077页)、 “千户制”(121页)、“土千户”(64页)。

猜你喜欢

  • 包银

    元代赋税科差名目之一。汉地民户的科差包括※丝科、包银、※俸钞三项。宪宗元年(1251)始征,初科纳白银6两,后改4两,2两输银,2两折收丝绢、颜色等物。世祖中统元年(1260),定科差条例,推行钞法,

  • 利正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兴智年号。1252—?。

  • 林木中百姓

    见“槐因亦儿坚”(2312页)。

  • 中国回教学会

    近代回族文化团体。1925年6月28日,由哈德成、伍特公、沙善余、马刚侯等人发起,成立于上海。以阐明伊斯兰教教义、提倡回民教育、开展中外伊斯兰文化交流、扶助同教公益事业等为宗旨。马刚侯、哈德成任正、副

  • 东四城

    见“阿特沙尔”(1228页)。

  • 帖木录

    元末明初土族第一代甘土司。青海西宁州人。元末为百户,明洪武四年(1371),附明,授原职,其孙甘肃功升千户,始以甘为姓,曾辖有“土舍”、“土民”300余户,男女800余人。居地在今青海民和县美都川甘家

  • 绥西垦区暴动

    指1937年10月内蒙古绥西垦区农工举行的暴动。1934年,部分抗日义勇军被国民党解除武装,安置在绥西乌梁素海畔扒子补隆成立的垦区内从事劳动。中国共产党在垦区建立工委,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0

  • 开户

    清代旗仆解脱奴籍和在旗籍上开始署名自立门户者的通称。八旗奴仆,本主听其出户者,曰开户;已开脱奴籍而又仍留于旗内者,则应在《丁册》中“开户”项下开造姓名及其三代履历,亦曰开户。因丁册又称丁档,旗籍也谓旗

  • 昌平志外志稿

    书名。清末回族人麻兆庆撰。共2册,不分卷,附补稿1卷。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兆庆(1835—1900),字余斋,昌平县贯市村(今属北京市)人。曾参与修《昌平州志》。本书乃就昌平州志之一些史实,逐

  • 正统临戎录

    书名。明杨铭撰。1卷。杨铭本名哈铭,蒙古族。幼从其父杨只为通事。正统十四年(1449),随父与指挥使吴良出使瓦剌,被也先太师拘留。“土木之役”英宗被俘后,常侍英宗左右。是书记其被拘原委,面见英宗,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