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果特沁古城
古城遗址。位于新疆轮台县城东南约25公里荒漠草甸。城为土筑,略呈圆形,周约1250米,城垣已颓。塌落基宽约6米,残高3.4米。城中有一环形小湖,湖中心有一高台,高约9米,似古代建筑遗址。城南有二小土丘,似为仓库、官署遗址。西门外约100米处有一土筑高台,高约6米,周约40米。古城东墙垣约200米处,也有土筑高台,略呈方形,高约4米,周约60米,似碉堡残址。城中散布红底黑花陶片及箭镞等文物。1928年黄文弼曾到此勘查,据认为是汉代屯田之校尉城。
古城遗址。位于新疆轮台县城东南约25公里荒漠草甸。城为土筑,略呈圆形,周约1250米,城垣已颓。塌落基宽约6米,残高3.4米。城中有一环形小湖,湖中心有一高台,高约9米,似古代建筑遗址。城南有二小土丘,似为仓库、官署遗址。西门外约100米处有一土筑高台,高约6米,周约40米。古城东墙垣约200米处,也有土筑高台,略呈方形,高约4米,周约60米,似碉堡残址。城中散布红底黑花陶片及箭镞等文物。1928年黄文弼曾到此勘查,据认为是汉代屯田之校尉城。
见“刘崇”(859页)。
元代赋税科差名目之一。汉地民户的科差包括※丝科、包银、※俸钞三项。宪宗元年(1251)始征,初科纳白银6两,后改4两,2两输银,2两折收丝绢、颜色等物。世祖中统元年(1260),定科差条例,推行钞法,
?—1654清初达斡尔族著名首领。又作巴尔达奇。世居塞布奇屯,以地为氏,姓色博克。后移居黑龙江北精奇里江畔多科屯,改称精奇里氏。后金天聪八年(1634,一说二年)率众来朝。至崇德年间,先后入朝达十八次
?—前58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名屠耆堂。乌维单于曾孙。原为匈奴右贤王。宣帝神爵二年(前60),虚闾权渠单于死,被颛渠阏氏及其弟左大且渠都隆奇立为单于。即位后,凶残嗜杀,诛故单于贵臣郝宿王刑未央等,而
佤语音译。“侬”意为“单方”,“麻”即“耕地”。解放前云南省西盟佤族地区对个体家庭自耕地的称呼。由于铁制的砍刀、斧、锄、铲、镰等农具从外族大量传入和广泛使用,使得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单独耕种已成为可能
见“撒麻耳干”(2495页)。
清代新疆乌什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乌什。三十年(1765),迁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帮办大臣来驻,改称乌什参赞大臣。五十二年(1787)复旧制。衙署有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4员、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们河卫。永乐六年(1408)正月,与秃都河等7卫同时设立。在今兴凯湖西南的们河流域。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土拉河曲折处。东接本部中右末旗,西至本部左翼左中末旗,南邻军台,北抵本部右翼左后旗。有佐领3。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五年(1686),西第什哩任旗札萨克。乾隆二十年(1755
①(?—1208)蒙古国建立前兀都亦惕蔑儿乞部首领,尊称“别乞”(意“族长”)。又译脱黑脱阿。因蒙古部铁木真(成吉思汗)父也速该曾掠其弟也客赤列都之妻,结怨为敌。为复仇,袭击蒙古部,掳铁木真妻子和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