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司州

司州

古州名。①汉之司隶校尉部通称为司州。晋武帝(265—290年在位)始置州,治所在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领三郡。州境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部分地区。怀帝永嘉(307—313)后废。②北魏天兴(398—404)中置,治所在平城县(今山西大同)。 ③南朝宋元嘉(424—453)末侨置,治所在汝南悬瓠(今河南汝南),寻罢。北魏献文帝(465—471年在位)改为豫州。 ④南朝宋泰始(465—471)中,复于南豫州之义阳郡(治在今河南信阳)立司州。其境内为※司州蛮居地。 ⑤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又改洛州为司州,治在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梁大通二年(528),改名北司州。东魏天平元年(534),复改为洛州,又改相州置司州,治所在邺县(今河南安阳)。北周建德六年(577),复为相州。

猜你喜欢

  • 鄂博什

    清朝将领。又作鄂博实。黑龙江索伦人。乾隆二十年(1755),以总管率索伦兵从征伊犁,升副都统。二十三年(1758),驻守库车时,奉命率索伦兵东归,后请命于富德,率所部西行解兆惠军之围。次年,渡叶尔羌河

  • 卡尔梅克

    卫拉特蒙古别名。又译卡尔玛克、卡耳梅克、喀耳木克等。其含意众说纷纭,一说词根是蒙古语palim,原意指遗留在皮子上的脂肪或脂肪炼油后剩下之油渣,引申为遗留下来的人们。在中亚突厥语族历史文献及俄文档案等

  • 吐豆登

    见“吐豆发”(766页)。

  • 僰夷

    见“百夷”(747页)。

  • 万俟仵

    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军将领。又作万俟行丑。族属匈奴。参加万俟丑奴领导的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起义,任仆射。孝庄帝永安三年(530)三月,受命与大行台尉迟菩萨率兵攻魏军,自武功(今陕西武功县)南渡渭水,拔栅

  • 大宅颂碑

    即《六合坚固大宅颂碑》 (385页)。

  • 乞脱乞迪尔爱脱

    见“切脱恰特尔” (190页)。

  • 喜宁

    ? —1450明朝太监。蒙古族。正统十四年(1449),随明英宗征瓦剌,在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兵败被俘,降也先,告以内地虚实,劝也先内侵并充向导。献策从宁夏进兵,夺取陕西苑马寺马匹,直趋江南,置

  • 保义可汗记功碑

    见“九姓回鹘可汗碑”(37页)。

  • 涿涂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又作涿邪山。位于今蒙古国阿尔泰山脉东南部一带。为军事要冲,汉与匈奴屡战于此。西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遣因杆将军公孙敖、强弩都尉路博德会于该地,击匈奴,无获而还。东汉明帝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