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圣武记

圣武记

书名。清魏源撰。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书并刊行。二十四年(1844)、二十六年(1846)重订。14卷。前十卷为纪事本末体。卷一:开国龙兴记一、二、三、四、五;卷二:康熙戡定三藩记上、下;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一、二、三,康熙亲征准噶尔记、雍正两征厄鲁特记;卷四:乾隆荡平准部记、乾隆戡定回疆记、乾隆绥服西属国记、乾隆新疆后事记、道光重定回疆记、道光回疆善后记;卷五:国朝抚绥西藏记上、下,西藏后记,乾隆征廓尔喀记;卷六:国朝俄罗斯盟聘记、俄罗斯附记等;卷七:雍正西南夷改流记上、下、乾隆初定金川土司记、乾隆再定金川土司记、国朝甘肃再征叛回记、乾隆湖贵征苗记、道光湖粤平瑶记;卷八、九、十是有关各地农民起义记载,是作者阐述清初建国,定鼎北京,绥服漠南、漠北蒙古,平定三藩、准噶尔部贵族、大小和卓木、张格尔等之乱,及经略金川、西藏、哈萨克、布鲁特(今柯尔克孜),镇压回族、苗族、瑶族和各地农民起义等史实。后四卷是作者对有关军事问题的议论。凡练兵之方,治军之法,筹饷之道,应对之策,皆所论列。除以上两部分外,还穿插着其使用重要史料之附录。是书取材极富,除经书、正史、实录、方略、地方志及私家著作外,还有亲自采访的传说。是有清一代第一部以专题私撰清代历史的著作。其中尤以对蒙古各部及中亚地区各族的研究篇幅最多。为研究清代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藏族、苗族、瑶族,以及中国西南地区各族与清朝政府关系的重要参考书。因取材不尽为第一手资料,且在论述过程中,完全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讹误屡有所见,使用时需慎重。

猜你喜欢

  • 贺拔允

    487—534北魏末期大臣。本名阿鞠泥或阿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县)人。敕勒(高车)贺拔氏(后改何氏),一说为鲜卑人。祖贺拔尔逗(尔头),镇防北境,遂定居武川。武川军主贺拔度拔子。善骑射,有胆略。正光

  • 筸子坪长官司

    明永乐三年(1405)置,治所在今湖南凤凰县北。时,辰州卫指挥佥事龚能等招谕筸子坪等处三十五寨※生苗向化,龙廖彪等苗民首领遣子入朝,请设官抚治,遂设长官司,以廖彪为筸子坪长官。给印章,赐冠带、袭衣、钞

  • 伯克制度

    旧时新疆维吾尔族的封建统治制度。“伯克”原为突厥语,意为“王”、“首领”、“头目”、“统治者”、“官吏”、“老爷”、“先生”。后为维吾尔族所沿用。一般认为唐代文献中的“匐”,即其异译。为世袭官号。大小

  • 叟兵

    见“叟”(1703页)。

  • 恒格里

    见“恒格勒格”(1723页)。

  • 七月半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布依族地区。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多数地区从夏历七月七日迎接祖先的灵魂回家,之后每天早晚祭祀;至七月十四日,杀鸡、宰鸭、备肉,举行“烧包”仪式,将白纸剪成的纸钱、纸银、纸牛

  • 雒越

    见“骆越”(1782页)。

  • 欧新

    见“耶律朗”(1303页)。

  • 耶律孟简

    辽代后期史学家。字复易。契丹族。为于越※耶律屋质之五世孙,节度使耶律刘家奴子。史载其性颖悟,善诗文,6岁能诗,应声而成。道宗朝入仕。时与权臣耶律乙辛不和,被谪巡磁窑关。后流放保州(今河北保定)。闻皇太

  • 鸿猷录

    书名。军事史书。16卷。明高岱(字宗伯,湖北京山人,汉族)撰。是书所录皆朝廷军事用兵情事。其中第9卷《开设贵州》,第11卷《平两广蛮》,第13卷《剿清平苗》,第15卷《诛灭岑猛蛮寇》,第16卷《平湖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