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头
明中叶至清同治前保安族社会基层组织村坊的头人。由当地地主豪绅担任。明末清初,居保安城外保安人聚居区下庄的居民,分属4坊,每坊设头人1人,总称“四坊头”。又因分属4个马姓家族,故又称“四坊马家”或“德让马家”。其与官府地方首领相结,组成当地统治上层。依仗权势,对农民任意敲诈,罚款派差,霸占土地,掠夺财富。
明中叶至清同治前保安族社会基层组织村坊的头人。由当地地主豪绅担任。明末清初,居保安城外保安人聚居区下庄的居民,分属4坊,每坊设头人1人,总称“四坊头”。又因分属4个马姓家族,故又称“四坊马家”或“德让马家”。其与官府地方首领相结,组成当地统治上层。依仗权势,对农民任意敲诈,罚款派差,霸占土地,掠夺财富。
即“答儿罕”(2238页)。
西夏石雕。白沙石质,近似正方体。长65、宽67.7、高57厘米。圆雕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突出,鼻梁短粗,獠牙外露,下颚置于胸前,裸体,肩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抱膝,下肢屈跪,背
宋代奖州领主。奖州(今湖南便水)人。西南溪峒少数民族大姓豪富。史称“奖州田氏”。乾德二年(964),与溪、叙州之大姓豪富相互攻击,后受招抚,乃止。开宝九年(976),入朝贡丹砂、石英等,授奖州刺史,世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亦称巴伦卧耳哥或巴隆鄂尔果。位于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的一座帐幕式的庙宇。以供奉首在喀尔喀蒙古传播佛教的阿巴岱汗像而得名。帐幕初在额尔德尼昭寺,后移至库伦,变帐幕为寺。哲布尊
?—1727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初由笔帖式授兵部主事,累迁刑部郎中。康熙二十二年(1683)授河南道御史,历迁内阁侍读学士、宗人府府丞、内阁学士、工部右侍郎、湖广巡抚等职。三十八年(1699),奏
满语音译,意为“途上中食之处”,也译为“尖营”。清代两行宫(行营)之间所设的“打尖”之处。此行营至彼行营常70—80里,必半日方到,故其间例设一尖营,供止饥休息,满语谓之“乌墩”。乾隆(1736—17
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即“拔悉蜜”(1364页)。
西夏宗室。党项羌族。越王李仁友孙,襄宗※李安全世子。夏应天四年(1209),蒙古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入西夏,襄宗安全遣其为主帅,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副之,督兵5万御之,大败,高逸被擒杀。皇建二年(1211)
古族名。即“回纥”(7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