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檀

大檀

?—429

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亦称檀檀、大但。郁久闾氏。※社仑季父※仆浑次子。初率别部镇守柔然西界,颇得众心。北魏神瑞元年(414),因步鹿真挑起柔然内乱,驱逐可汗斛律,自立为可汗,荒淫无道,遂与社仑旧臣叱洛侯(出身于高车)谋废步鹿真。事觉,遭步鹿真围攻,叱洛侯自刎。急发兵反击,擒杀步鹿真,自立为可汗,称“牟汗纥升盖可汗”(意为制胜之王)。继续与北燕冯跋结盟,赠马3千匹、羊万只。使柔然势力复振,进入漠南,力图打开与内地的通道,数年中屡与北魏发生激烈冲突。泰常八年(423),迫使北魏在长川(今内蒙古集宁东北)南筑二千余里长城防御柔然。始光元年(424),趁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太武帝拓跋焘新即位局势未稳之机,率柔然6万骑攻入云中(今蒙古托克托一带),拔盛乐宫(什翼犍建都之地,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附近),擒杀白道(在今呼和浩特北)守将段进,进围拓跋焘50余重,后因部帅於陟斤(弟大那子)被魏军射杀,被迫撤军,途中其别帅阿伏干等被北魏追兵击溃。翌年,遭北魏5路兵攻击,率众北走避战。神䴥元年(428),遣子率万骑攻入北魏塞内。二年,遭拓跋焘两路大军合击,兵败栗水(今翁金河),西走途中,部下“大人”数百被杀。复被魏军追至兔园水(今图音河),北渡燕然山(今杭爱山),柔然部落溃散。所属高车诸部反戈相击,死伤无数。柔然本部先后有30余万投降北魏,高车诸部数十万人也叛投北魏。同年,因惨败、部众溃散,发疾而死,子吴提继立。

猜你喜欢

  • 都老制

    壮族传统社会组织。“都老”亦称“布老”、“布求”。壮语音译,意为“寨老”、“乡老”。在多数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无定额,每个村寨少者1人,多者3—5人。广西上思县三科村等地,都老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平时与

  • 摆庄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又称摆芒、格曼。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潞西等地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地区。相传1700多年前由缅甸传入。僧侣分戛必、召门、尚王和基召四级。其经典戒律和诵经方式都与※润教相同,可

  • 南苏州

    见“南苏城”(1590页)。

  • 大小金川

    地名。位于四川西北部。藏族聚居区。隋置金川县,唐属维州地,明隶杂谷安抚司。清康熙五年(1666),土司嘉勒巴内附。雍正元年(1723),授其孙莎罗奔为金川安抚司。莎罗奔自号大金川,以旧土司泽旺为小金川

  • 吴勉

    ?—1385明代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又称“吴面儿”。贵州黎平县兰洞人。侗族。出身贫苦。洪武十一年(1378),率当地侗、苗、汉各族人民在兰洞起义,反抗土官和流官的双重压迫,直捣靖州,在零陵、九里岗一带和

  • 塔瞻

    ?—1647清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舒穆录氏。杨古利次子。崇德二年(1637),袭父超品公爵,擢内大臣。六年,随军围锦州,败明经略洪承畴援兵13万,与大臣伊尔登率军追击,设伏高桥,斩明兵甚多。后因不能

  • 密学

    官名。契丹王朝时期对“枢密直学士”的简称。又作密直学士、直枢密院等。契丹习唐制,置枢密院,分北院(又作契丹枢密院)和南院(又作汉人枢密院)。院下设此职。最早见于辽世宗※耶律阮(947—951)时。选有

  • 鲁明善

    元代农学家。名铁柱。畏兀儿人。出身于书香兼重臣家庭,大司徒※迦鲁纳答思子。以父名为氏。曾任靖州路(治今湖南靖县)、安丰路(治今安徽寿县)达鲁花赤。延祐元年(1314),改安丰肃政廉访使,兼劝农事。继承

  • 武京

    ?—1652清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天聪三年(1629),从征明,破敌于通州河边。六年(1632),从征察哈尔蒙古,破敌于兴安伊喀伦地方。崇德六年(1641),再征明,围锦州。次年,叙功授半个前程。顺

  • 东科尔·达瓦坚赞

    1476—1556东科尔寺一世活佛。藏族。生于青海巴尔康东科尔地方。父绒布隆巴,家贫,以乞讨为生。他幼年出家,赴木雅热甫岗拜师学经。后转赴西藏,在色拉寺下院绒布康村,拜绒布格底曲杰为师,尽学佛典。后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