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课

天课

伊斯兰教内的一种赋税。阿拉伯语意译,音译“扎卡特”。为穆斯林“五功”之一。中国穆斯林称为“功课”。是伊斯兰教法定的施舍,即奉“真主”命令征收的宗教赋税。又称“济贫税”,是为了“隆施济以防聚敛”。伊斯兰教规定:教徒有一定资财时,每年须按规定税率纳课,一般为收入的四十分之一,用以救济贫困者。解放前,中国伊斯兰教“天课”所征赋税主要有三种:即扎卡特(城镇天课)、欧合尔(农村的什一税)、吉兹亚(人丁税)等。在回族中征收的主要是扎卡特,以自愿捐献为主,并不完全按照四十分之一的比例。解放后,除了一些地方实行宗教摊派外,一般已完全成为一种自愿捐献的形式。

猜你喜欢

  • 启昔礼

    ?—约1232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乞失力、乞失里黑。斡剌纳儿氏。原属克烈部,为王罕部将也客扯连家奴。宋嘉泰三年(1203),闻王罕父子欲谋袭铁木真(成吉思汗),密告为备,使之幸免于难,得以取胜,因功获

  • 速把亥

    ?—1582明代蒙古内喀尔喀巴林部首领。蒙文史籍称卫征索博该、达尔汉诺颜,汉籍又译苏不害、速不亥、速卜亥、苏把亥、速不害、苏巴海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六子※阿尔楚博罗特孙,※虎喇哈赤次子。嘉靖(1

  • 昭哈斯

    傣语音译。明代傣族麓川(治今云南瑞丽县)思氏地方政权的军官。《百夷传》:“领一伍者为昭哈斯”,相当于伍什长。

  • 和贝

    ?—1676清朝武官。蒙古镶蓝旗人。巴林氏。世居喀喇沁。初任云骑尉品级章京。顺治十五年(1658),从征云贵,败南明晋王李定国等于鲁噶。康熙十四年(1675),从征陕西王辅臣,败敌兵于峻岭。十五年,从

  • 吴老乔

    明万历年间布依族苗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阿伦”(1192页)。

  • 少宁国公主

    参见“小宁国公主” (152页)。

  • 阔力达西

    乌兹别克族婚礼操办人。意为傧相。凡乌兹别克族青年在结婚前,都须找一个比较知心、能说会道、尚未结婚的人做自己的傧相,以处理结婚时的事务。举行婚礼当天,新郎要在男傧相陪同下,坐于房屋中央或角落,边吃、边吹

  • 佛庐

    藏族音译,意为“毡帐”或“宝帐”。唐代吐蕃人居住之帐幕。贵族与百姓均居之,有大小之别。《新唐书·吐蕃传》:其赞普“联毳帐以居,号大拂庐,容数百人。其卫候严,而牙甚隘。部人处小拂庐。”其百姓所居小拂庐,

  • 且卜拉

    又称“达牟欧”。独龙语音译,意为“山神”。即“司野兽之神”。过去独龙族每个家族都有公共猎场,习惯季节性集体狩猎,出猎前必须集体举祭山神,参加狩猎者用玉米面、荞麦面等捏成虎、豹、熊、鹿、岩羊、野牛、野猪

  • 颉利发

    见“俟力发”(16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