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央谷

央谷

瑶语音译。俗称“村老”。解放前广西十万大山的“山子瑶”对村寨头人称谓。每村寨均有一人担当。凡成年男子不论老少、贫富,只要办事公正,有管集体生产与生活的才能,均可参加竞选,由“村民会议”通过“神卜”的方式选出。负责管理村寨生产、生活,调解村民纠纷,主持宗教祭祀及对外交涉等。遇有村寨大事,得与各家族头人或召开“村民会议”协商,不能独断专行。任期不等,有十年八年,甚至十多年,也有只任一两年。通常在任期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及办事公道就可长期连任。反之,群众则可借“神不信任”将其罢免。直至解放前夕,他们大多为替村民办事,不取报酬,在社会上亦不享受特权,本人也不脱离生产。具有原始公仆色彩。

猜你喜欢

  • 叱列伏龟

    ?—551北魏、西魏大臣。亦作叱伏列龟,一名摩头陁。代郡西部人。敕勒叱列氏(也作叱利、叱伏列氏,后改为李氏)。先世为部落大人,魏初入附,遂世为第一领民酋长,至龟五世。文武兼备,嗣为领民酋长。正光五年(

  • 高老五

    ?—1819清代临安反封建领主起义首领。哈尼族。※高罗衣侄。嘉庆二十二年(1817),高罗衣起义失败被杀后,他于次年六月复称王,与随高罗衣举事失败脱险的副军师马哈扎结合,率众再度起义。聚哈尼、彝族50

  • 轻车都尉

    清代八旗内爵名。乾隆元年(1736),由爵名阿达哈哈番改称,分一、二、三等,皆正三品。位列“男”之下,骑都尉之上。参见“阿达哈哈番”(1235页)。

  • 刘平伏

    西魏起义首领。又作刘平。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原为稽胡帅,后附西魏,官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刺史。大统七年(541)三月,举兵反魏,据上郡(治今陕西韩城县南)。不久,为大都督于谨所败

  • 白宏

    族名。哈尼族自称之一。交错聚居和散居于景东、墨江、元江、镇沅、普洱、江城、新平等县。参见“哈尼族”(1633页)。

  • 忽察

    蒙古国宗王。又译火者。孛儿只斤氏。※贵由汗长子。定宗三年(1248)汗死后,佐母海迷失称制。以己为汗嫡长子,觊图嗣汗位。闻拔都等诸王于阿剌脱忽剌兀的族众会上倡戴蒙哥嗣位,怀怨,以大会非在斡难河(今鄂嫩

  • 神杆

    即索罗杆,参见“祭索罗杆”(2089页)。

  • 以火除灾

    古代蒙古社会习俗之一。蒙古人素敬火,认为火能净化万物、祓除不祥。当使者或藩王觐见时,其本人及所携礼物必须在两堆火之间通过;凡贡品及宫廷所用之物,必经巫师以火净化;人死后,死者生前所用物品以及其亲属,均

  • 广乐公主

    南北朝时吐谷浑王妃。鲜卑元氏(拓跋氏)。东魏济南王元匡之孙女。东魏天平三年(536),吐谷浑王夸吕嗣立后,奉行“远交近攻”之策,亲东魏拒西魏,与东魏和亲。武定三年(545)后,受东魏孝静帝封以此号,嫁

  • 参见“盘瑶”(20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