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

高句骊第十九世王(392—413年在位)墓碑名。王名谈德(《梁书》、《北史》作“”),谥号全称“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亦简称“广开土王”。“太”,一作“”。立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清光绪六年(1880)发现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东10里。为一四面长方形巨石,高2丈余(新测为6米多),宽4尺5寸至6尺不等(一作广8尺2寸5分)。四面皆刻字,第一、二面各11行,第三面13行,第四面9行,每行41字。碑文简述高句骊始祖朱蒙(邹牟)的传说等,重点介绍好大王一生功绩。《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附录全文,王健群著有《好大王碑研究》一书。此碑不仅对高句骊史,而且对夫余、挹娄(肃慎)、百济、新罗乃至日本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 札失哈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守官署之称”。《金史》只此一见(一说其即见于纪传而不见于《国语解》之阿舍勃极烈。)

  • 喀喀穆

    ? —1668清朝将领。又作喀喀木。满洲镶黄旗人。萨哈尔察氏。塘噶里之子。先世居乌喇部。崇德三年(1638),授吏部理事官。五年,从征虎尔哈部。七年(1642),随征明松山。八年,擢吏部参政。屡从征战

  • 宣慰司佥事

    官名。为宣慰使属员,明代设置,秩正五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季父族帐常衮司

    见“季父房”(1454页)。

  • 油茶

    侗族、土家族传统食品。又称油茶汤。流行于广大侗族、土家族地区,亦为与侗族杂居的苗、瑶、壮、汉各族所共同喜爱。主要有两种:用猪油(或茶油)、糯米、茶叶同炒焦后,加清水煮熟,吃时放入米花、饭豆、黄豆、花生

  • 兀丹

    见“于阗”(58页)。

  • 鸟飞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元年至龙朔元年(656—661),以护密多国摸逵(一作摸廷、摸达)城(约位于今帕米尔瓦罕)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下辖钵和州。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孜洛布扎

    藏语音译,又作孜拉扎,意为僧官学校,亦称孜仲学校。创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由西藏地方政府※译仓主持校务,布达拉宫的囊吉扎仓负责实际管理与教学。派僧官任教,课程以佛经、藏文书法、文法、韵律、诗词

  • 札剌亦儿

    即“札剌儿”(433页)。

  • 击古尔

    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和体育项目之一。“古尔”,蒙古语,指经过加工的牛膑骨,即髀石。流行于蒙古东部地区。由古代狩猎的工具演变而来。《元朝秘史》中有成吉思汗幼年玩这种游戏的记载。古尔分母古尔和子古尔,每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