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息

安息

西域古国名。音译帕提亚。位于里海东南,相当于今伊朗东北和土库曼南部。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信琐罗亚斯德教(袄教)。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王治番兜城(百牢门)。不属都护。地产稻麦、葡萄酒。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园艺业。国以银为钱,文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即更换。有市列,商业发达。公元前六世纪后期属波斯帝国一行省。公元前329年隶属于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及后继的塞琉西王国。前247年前首领阿萨息斯一世杀塞琉西总督自立为王,建阿萨息斯王国。公元前2世纪中叶,国势渐盛,势力西达伊朗高原西部及两河流域以北,东迄大夏的马尔吉安那和印度西北部,成为西亚强国。其势堪与西罗马、贵霜抗衡。国都初建于尼莎,后西迁埃及巴坦那和忒息丰等地。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地当罗马帝国与中国汉王朝贸易、交通的要道,主宰该地区的中继贸易,特别是与中国的丝绸贸易。汉武帝时始遣使安息,自后往来不绝。曾献大鸟卵(驼鸟蛋)、狮子、符拔(鹿科动物)、犁靬眩人(魔术师)等于汉。公元97年,汉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罗马),抵安息西境受阻于大海而返。公元2世纪末国势衰微。公元226年为萨珊波斯兼并。多受波斯、巴比伦、希腊及印度影响。

猜你喜欢

  • 皮逻阁

    698—748唐代南诏第四世王。又作魁乐觉、蒙归义。乌蛮,姓蒙氏。※盛逻皮之子。开元十六年(728),父卒,继王位。初仅为蒙舍诏(南诏)一诏之主,后赂通剑南节度使王昱,获唐支持,于开元十八至二十五年(

  • 契丹、女真、蒙古对北方杂居诸族人的泛称。又作“乣”。一说“乣”为契丹字,“糺”为汉字,用时相混;一说汉字“糺”是契丹字“乣”的译字;一说两字皆是汉字,“糺”为正宗,“乣”为俗写体,或为别字。“糺”字最

  • 烧包袱

    赫哲族旧时祭祖仪式。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过去赫哲人每逢旧历年除夕,均给死去的先人烧纸,俗称烧包袱。民间认为,是夜死者灵魂回家,晚辈要送其零花钱和食物。烧纸在垃圾堆或灰堆旁,下放茅草,将

  • 虎墩兔憨

    见“林丹汗”(1292页)。

  • 塔尔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作塔儿寺。藏语称“衮本”,意为“十万佛身”。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为中国藏传佛教六大名寺之一。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出生于寺址所在之处,时人据其诞生日的神异传说,初在该地建莲聚塔。明嘉靖三

  • 景洪傣族反洋教斗争

    1913年,美国传教士进入云南车里,贿赂云南地方军阀及当地封建土司,以取得传教的权利。并以办医院,为人治病等手段,诱惑群众信教。傣族民众对其传教活动极为不满,以各种方式进行抵制,拒绝参加教堂活动。传教

  • 下爱茶峒长官司

    土司名。明宣德三年(1428)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清废。今有苗、土家等民族居其境内,相传苗族是从湖南或贵州迁至此地居住。

  • 龙船节

    苗族民间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盛行于贵州东南地区清水江畔各县。每年农历五月廿四日(有记载为二十日),邻近各县苗民聚集于江边划龙船以示庆祝。船身长23米,宽1米,由3根杉树干挖成槽形相接而成。装有龙头龙

  • 登国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年号。386—396年,凡11年。

  • 北魏景穆恭皇后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后。柔然人。郁久闾氏。※大檀可汗亲属,※闾毗妹。拓跋焘(423—452年在位)时,随兄弟等自柔然投北魏,被拓跋焘选入东宫。太平真君元年(440),生文成帝拓跋濬。北魏尊崇外戚,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