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初为察合台封地。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察合台领有西辽旧地,14世纪初合并窝阔台封地后,遂兼有天山南北路及阿母河以东地方。最盛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卜泊,西及阿母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察合台牙帐设于阿里麻力(今新疆霍城东北)附近虎牙思。境内居民以农业为主,部分地区兼营牧业。察合台曾孙※八剌为汗时,于至元六年(1269)与窝阔台系后王※海都在答剌速河畔举行大聚会,划分了各自在中亚的势力范围。后八剌为扩大势力范围,曾渡阿母河攻入呼罗珊,为伊儿汗阿八哈击败。八剌子※笃哇继承汗位后,追随海都,同元朝长期为敌,屡与元军争战,不断攻掠畏兀儿地区,终世祖忽必烈一朝未断,直至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始被迫向元朝请和,“通一家之好”,重新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与元军共同击败海都子※察八儿,尽收海都生前所占察合台封地。武宗至大三年(1310),笃哇子※怯伯再破察八儿,兼并窝阔台汗国大部分领地。怯伯为汗时(1320—1327),汗国统治中心逐渐西移。自至正六年(1346)合赞算端汗被杀后,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于明洪武三年(1370)为帖木儿帝国所灭。东部在※秃黑鲁帖木儿任东察合台汗(又称别失八里王)时(1347或1348—1363),力图恢复对河中地区的统治权,自至正二十年(1360)起,不断对河中用兵。在攻下撒麻耳罕(前苏联撒马尔干)后,派其子也里牙思火者为河中总督,留驻其地。察合台汗国暂时恢复统一。1362 (作1363)年,秃黑鲁帖木儿死后,各地大乱。巴鲁剌氏贵族帖木儿乘机在中亚起兵,河中又脱离对东部察合台后王的隶属关系,演变为帖木儿帝国。秃黑鲁帖木儿的后裔以别失八里为中心,仍保有东察合台汗国。后陷于纷乱,逐步消亡。

附:察合台汗国世系

※也速蒙哥卒后,1252—1260由合刺旭烈兀妃兀鲁忽乃监国。

猜你喜欢

  • 迺捏咿唲

    见“妳捏离”(1550页)。

  • 退浑

    吐谷浑之别称。见“吐谷浑” (766页)。

  • 武兴国

    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人杨氏所建政权。南朝宋昇明元年(477)底,※杨文弘在兄※杨文度被杀后,退屯武兴(今陕西略阳县),自立为武兴王,史称其建立之政权为武兴国。据有武兴、葭芦、白水等地。后受北魏及宋封为

  • 当于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代,亦为匈奴大族。王昭君与复株累若鞮单于之次女即下嫁该族为当于居次(犹汉之公主)。居次子醯椟王曾于新朝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至长安奉献。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

  • 村口迎客

    门巴族的传统礼俗。流行于西藏墨脱地区。闻有客至,全家必用竹筒盛装黄酒迎到村口为客人洗尘。男主人陪客,女主人持瓢站立斟酒,客人喝一口,斟上一点,始终保持客人碗中酒满。以示热情和尊重。客人离去时,则全家携

  • 张怡荪

    1893—1983中国近现代藏学家。又名张煦。是我国藏语辞书专家。1928年即立志编纂藏汉大辞书,以促进汉藏文化交流,遂自学藏文,并约有志于此者,搜集自清以来之有关国内外辞书,编译出多种资料备用,其中

  • 劝龙成

    即“劝龙晟”(398页)。

  • 蝉封

    汉西域大宛国王。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因兄毋寡被杀,汉贰师将军李广利等扶立其国贵人昧蔡为王。后大宛贵人相约杀昧蔡,拥其为王。即位后,遣子入侍汉廷,并与汉约定,岁奉献天马2匹。

  • 田子甲

    唐宋时邕州羁縻州服兵役的农奴。最早见于北宋王安石《论邕州事宜》:“其选择管内丁壮事艺精强之人,与免诸般科率工役,则谓之田子甲,又谓之马前牌。”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亦谓:田子甲“言耕其田而为之甲士也”

  • 察珲多尔济

    1634—1699清代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土谢图汗※衮布长子。驻牧土拉河南。顺治十二年(1655),继父位称汗,称斡齐赖赛因汗,为左翼长。与同族墨乐根诺颜、达尔汉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