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小昭寺

小昭寺

寺庙名。位于西藏拉萨市城区。位处拉萨大昭寺北半里许。七世纪唐文成公主主持兴建。藏语称“喇木契”,意为“大院落(寺)”。又称“喇木契祖拉康”,意为“小昭寺”。因该寺系汉地宫廷式大屋顶(歇山式),色彩斑烂如虎,故又称“佳达喇木契拉康”,意为“汉虎大院落神殿”。又因该寺系唐文成公主及汉族工匠所建,故又称“汉人所建喇木契寺”。清代始通称小昭寺。该寺坐西向东、楼高三层,上有金殿一座,亦颇壮丽,其殿内供奉尼泊尔墀尊公主带到吐蕃的不动金刚佛像(名墨珠多尔济),又有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诸像、座上书“默寂能仁”四字。金刚佛像原供于大昭寺,文成公主所带来之释迦佛像供于小昭寺。赞普芒松芒赞(650—676年在位)时,为防异族劫佛,将两寺原供佛像调换。藏语谓释迦佛为“诏卧”,小昭寺所供之8岁身量释迦佛,小于大昭寺所供12岁身量之释迦佛,故称“小昭寺”,意为“小释迦寺”或“小如来寺”。元代,蔡巴万户长嘎德桑布,曾在该寺建四种供养房舍,谓之四部,后演变为四扎仓(僧院)。清季弟斯桑日洛桑土多建围墙。后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上密院所在地,僧侣诵经修持于此。

猜你喜欢

  • 圆明园护军营

    清代御苑禁卫军之一。分为八旗、包衣两营,皆设于雍正二年(1724),统隶于总管圆明园八旗事务大臣。①八旗护军营,选派京城八旗官兵驻戍,初设为护军3000,以园为营。乾隆十二年(1747),增益京城八旗

  • 依饭节

    仫佬族传统节日之一。又称喜乐愿。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相邻各县仫佬族聚居区。每3—4年举行一次,各宗族自定日期自行组织,但邻近宗族往往把年份错开。一般均于立冬后择日举行。节期两天两夜。是时,人们

  • 蒙坑

    古地名。又作蒙坑。在今山西襄汾、曲沃二县之间汾河以东。《魏书·安同传》曰:“汾东有蒙坑,东西300余里,径路不通”。北魏天兴五年(402),拓跋珪遣长孙肥等围后秦姚平军于柴壁(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东岸

  • 阿玉锡

    清朝大臣。号喀喇巴图尔。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人。初于准噶尔司牧务。后罹罪,恐被绳于法,投附清廷。乾隆十五年(1750),擢为侍卫。继授札哈沁翼领。二十年(1755),随清军征准噶尔达瓦齐。及达瓦齐遁走格

  • 阿玉奇

    (1639或1640、1642—1724) 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又作阿玉气。客烈亦特氏※和鄂尔勒克曾孙。出生时,适逢祖父书库尔岱青率众西徙额济勒河(前苏联伏尔加河)。因年幼,未同行,育于外祖父巴

  • 车臣岱青

    见“鄂木布”(2049页)。

  • 作涅勤

    阿昌语音译,意为“串姑娘”。解放前云南德宏阿昌族地区青年男女婚前自由恋爱活动。每至傍晚,未婚的青年男子携带葫芦箫来到心爱姑娘家附近,吹起悦耳的曲调。会心的姑娘听到后便会出来把自己心爱的小伙子迎到家中火

  • 柔玄镇

    见“六镇”(382页)。

  • 阿哈保

    ?—1805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鄂拉氏。初由司辔护军授侍卫。乾隆五十一年(1786),从征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解诸罗围,擒林爽文,赐“巴图鲁”号。继从征廓尔喀,擢二等侍卫。参与镇压苗民起义,擢头等

  • 察哥

    ?—1156西夏大将。党项人。皇族,崇宗弟。多权略,有膂力。任都统军,镇衙头。贞观三年(1103),建议学宋兵之长,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平居带兵而锄,临戎分番而进。封晋国王,掌兵政,多有战功。雍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