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利
旧时鄂温克族的一种丧葬仪式。鄂温克语音译。亦名四柱棚。流行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死后原本进行风葬,自受东正教影响后改用入棺埋葬。入棺前,先将尸体洗净,换穿白衣后入棺,死者生前所用烟袋等也打坏后一同放入。出殡前,搭一四柱棚,杀黑毛驯鹿一至两只,将头朝日落方向放入棚内,认为这样驯鹿就可将死者驮往西方极乐世界。
旧时鄂温克族的一种丧葬仪式。鄂温克语音译。亦名四柱棚。流行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死后原本进行风葬,自受东正教影响后改用入棺埋葬。入棺前,先将尸体洗净,换穿白衣后入棺,死者生前所用烟袋等也打坏后一同放入。出殡前,搭一四柱棚,杀黑毛驯鹿一至两只,将头朝日落方向放入棚内,认为这样驯鹿就可将死者驮往西方极乐世界。
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一种称谓。亦称“清真教门”。元代杭州建有真教寺,关鉴著泉州《清净寺碑记》,始有“真教”、“清净”之称。为元末、明初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的由来。此称主要在回族及部分东乡、保安、撒
①清世宗胤禛年号。1723—1735年,凡13年。 ②习惯以年号代帝号,指清世祖胤禛(1706页)。
1791—1858清代藏族学者。夏河附近孜雄措干地方(今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5岁于拉卜楞寺出家为僧。曾任拉卜楞寺第四十一任法台。大部时间隐居山林修行或为人念经为生。著有《牦牛、绵羊、山羊和猪的故事》
明代军卫指挥机构名。洪武十一年(1378)八月置。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后废,徙西宁卫右千户所于此。
?—180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一等忠勇公、和硕额驸福隆安之子。初以公主之子,命视和硕额驸品秩,授镶蓝旗汉军副都统、奉宸苑卿。乾隆四十九年(1784),袭忠勇公爵,累官兵部尚书、领銮仪卫。
清末在内蒙古地区推行的一项筹边政策。始行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辛丑条约后,清政府为筹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巨额赔款,推行“练兵筹饷”等“新政”,以“移民实边”为内蒙古“新政”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以筹
蒙古科尔沁部别称。明清之际游牧于嫩江流域,亦作火儿慎、好儿趁、廓儿沁,皆同名异译。明洪熙(1425)间,蒙古臣阿鲁台为瓦剌所破,原在额尔古纳河、呼伦湖和海拉尔河一带游牧的首领奎蒙塔斯哈喇(姓博尔济吉特
见“详稳”(1536页)。
1860—1938近代伊斯兰教经师。字本廉。四川成都人。回族。幼承家学,及长从云南著名经师普洱马(寿德),学习天方经典名著。及经史、诸子百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聘为皇城寺教长及开学阿訇,任职4
清朝皇帝行宫。又名热河行宫、承德离官。原为清帝避暑行宫和从事各种政务之所。座落于今河北承德市区北部。康熙四十二年(1703)动工兴建,四十七年初步建成。据乾隆帝“御制避暑山庄百韵诗序”载。初建是因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