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必里公之乱

必里公之乱

元代吐蕃地区事件。一称止贡寺之乱。“必里公”一作“速儿军”,元代对藏语“止贡”的汉译。自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教派高僧仁钦贝(1143—1217)于藏历土猪年(南宋淳熙六年,1179)在必里公地区(今西藏拉萨市辖区墨竹工卡之直孔区)建寺,创止贡噶举教派,至元初,势力强盛,宣政院于其地置迷儿军万户府,为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深得世祖弟旭烈兀支持。万户长曾受封宣慰使衔,与诸万户并受萨迦本钦(长官)之节制。至元二十二年(1285),必里公万户杀萨迦寺座主作乱。二十七年(1290),又引旭烈兀部(时旭烈兀孙阿鲁浑为伊儿汗)之蒙古军至乌思(前藏)为援,世祖命西平王所部铁木儿不花率蒙古及吐蕃军讨伐,旭烈兀部蒙古军战败引还,据必里公,执杀为首倡乱之止贡禅师,并焚毁寺院。藏文史籍称此事件为“止贡林洛”,意为“必里公寺之乱”。

猜你喜欢

  • 叶尔羌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叶尔羌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叶尔羌(今新疆莎车)。下原设帮办大臣1人、领队大臣2人协办军政庶务,后省领队大臣。衙署有印房、粮饷局等组织,由章京3员、笔帖式3员、委笔帖式15员

  • 仲巴呼图克图

    清代西藏扎什伦布寺总管。藏族。其母为拉达克王之女。六世班禅※罗桑贝丹意希之兄。为管理班禅商上事务的商卓特巴。乾隆四十五年(1780),陪班禅入京祝贺乾隆帝七十寿辰,赐“额尔德木图诺门罕”名号。班禅于北

  • 药木忽儿

    见“玉木忽儿”(476页)。

  • 允禵

    1688—1755清朝皇子。满族,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贝子。五十年,从康熙帝巡视塞外,自是辄从,深为康熙帝所爱。五十七年(1718),以抚远大将军,征

  • 碌雪巴·彭措森格

    见“彭措森格”(2180页)。

  • 大宗正府

    元代掌理刑政之官署之一。世祖至元二年(1265)置。仁宗时改为宗正府。顺帝至元元年(1335),复为大宗正府。置札鲁花赤(断事官)若干员,会决庶务,以宗王为府长,余皆御位下及诸王之有封国者充任。亦有怯

  • 仡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六枝、黔西、织金、镇宁、关岭、普定、大方、清镇、仁怀、水城、安顺、遵义、平坝、金沙、兴仁;云南省文山、广南、富宁、马关;广西隆林等地。人口437997人(1990年统

  • 步括利部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 陶林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内蒙古陶林地区爆发的反清起义。1911年11月,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陶林厅(治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南)附近乡村会党武装和陶林厅的的百余名巡警,在同盟会的影响和大同起义的胜利形势推动下,以赵喜泰为首

  • 卑陆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东部乾当国(今新疆阜康县山谷地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227,口1300余,兵42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译长各1人。宣帝神爵三年(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