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慈善夫人

慈善夫人

相传为唐代云南邆赕诏女英雄。亦称柏节圣妃、柏洁夫人、宁北妃。白族先民。邆赕诏(六诏之一,在今云南邓川)主皮罗邆(一说咩罗皮)妻。据《旧唐书·南诏传》等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南诏主皮罗阁合并六诏,被唐朝封为云南王。所传慈善夫人事略即这一段历史的再现和演义。《南诏野史》云:皮罗阁在唐朝的许可下,统一六诏。设计于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五日星回节祭祖时,召5诏主聚宴于松明楼焚杀之。慈善知其谋,止夫勿往。苦谏不听,乃以铁钏戴夫臂而别。二十五日,诸诏主登松明楼祭祖并宴饮,酒酣,皮罗阁下楼,命纵火将5诏主焚死。诸骸骨无法辨认,独其以铁钏得夫骸以归。又严辞拒绝皮罗阁求婚,闭城坚守,南诏军久攻不克。后城中食尽,于七月二十三日自杀,宁死不屈。皮罗阁嘉其节,封为宁北妃,旌其城为德源城。当地人尊称为德源夫人、柏节圣妃,并奉为邓川本主。明万历四年(1576),在邓川城南建柏节祠。每年六月二十五日夕,人们举火把,跑马,妇女染红指甲以吊之,称火把节。其故事在当地白、彝、回、傈僳等族中广为流传。早在元代,张道宗就将其记入《纪古滇说集》中,此后又在各种野史、笔记、方志和诗词中广为引述和赞誉。经历代之丰富和发展,成为各族人民喜爱的《火烧松明楼》故事。

猜你喜欢

  • 木老

    明清时期对仫佬族的称谓。参见“木佬”(253页)、“仫佬族”(573页)。

  • 九姓铁勒

    唐初分布于漠北诸铁勒部落之称呼。又称铁勒九姓、敕勒九姓、九姓敕勒。九姓构成,史无明文。《唐会要·铁勒传》主要载回纥(鹘)、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览)葛、思结、阿跌、浑、斛萨(一作薛)。《资治通鉴·

  • 内婚制

    亦称“族内婚”。一种只能在一定社会集团内缔结婚姻关系的制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不断演化残存至现代。族内婚通常指部落内婚。血缘家庭阶段,男女在群体内按一定的血缘和规范婚媾。氏族制时期通行氏族外婚,部

  • 哈剌哈孙

    ①(1257—1308)元朝大臣。又译合剌合孙。蒙古斡剌纳儿氏。蒙古国开国功臣※启昔礼曾孙,囊加台子。善骑射,通蒙文,重儒学。至元九年(1272),以勋臣后裔,任宿卫百夫长,袭号“答剌罕”。十八年,增

  • 齐天皇后

    见“萧菩萨哥”,(2002页)。

  • 阿噶巴尔济

    1423—1452明代蒙古济农(亲王)。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次子,岱总汗※脱脱不花弟。初随兄与瓦剌领主脱欢、也先合作,对抗东蒙古(鞑靼部)太师阿鲁台。正统三年(1438),兄弟攻杀东蒙古的阿岱汗

  • 明季北略

    书名。明末清初计六奇(1622—1687?江苏无锡人,字用宾)撰。24卷。清康熙十年(1671)成书,后有增补。因清初文禁严,未能及时付梓。起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努尔哈赤初起,迄崇祯十七年(16

  • 塔旺扎木素

    ?—1722清代蒙古王公。乌珠穆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臣亲王素达尼次子。初授一等台吉。康熙五十五年(1716),随清军防御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五十八年(1719),和翁牛特部

  • 天鼓

    壮族民间故事。流传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内容叙述壮族侬智高起义失败后,壮族地区被封建王朝残酷镇压与剥削的惨状,并述有一老人曾在一山洞看见一面“天鼓”,旁有一白发老人云:此鼓乃“侬天子”(即侬智高)

  • 击鞠

    吐蕃、契丹、女真、蒙古、达斡尔等族中盛行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又称击球、蹴球、击球。源于唐、宋。一说来自西藏,一说唐初由波斯传入。类似今马球。始盛于宫廷,后风靡全国。《辽史》多有契丹皇帝参与击鞠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