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善
水族节日。水语“拜”,意为“祭祀”,“善”,乃“大菩萨”、“神”。相传水族始有7个祖公,水族分别是7个祖公的后裔,故定期向祖公致祭。拜祭时有7个善组织参加。善实为一人形岩石,以为神祖,拜之。12年或6年祭祀一次。12年祭者在水历龙年十月(农历六月)举行。6年祭者在子、午年举行。拜祭仪式由大公主持,选6位“坐善者”端坐在善石四周,6位水书先生念咒祈祷,让公鸡啼叫,以求下雨。一切祭物皆由7个祖公之家族分担。其俗盛行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
水族节日。水语“拜”,意为“祭祀”,“善”,乃“大菩萨”、“神”。相传水族始有7个祖公,水族分别是7个祖公的后裔,故定期向祖公致祭。拜祭时有7个善组织参加。善实为一人形岩石,以为神祖,拜之。12年或6年祭祀一次。12年祭者在水历龙年十月(农历六月)举行。6年祭者在子、午年举行。拜祭仪式由大公主持,选6位“坐善者”端坐在善石四周,6位水书先生念咒祈祷,让公鸡啼叫,以求下雨。一切祭物皆由7个祖公之家族分担。其俗盛行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
汉代匈奴地区地名。即今蒙古国西北部的额布根山。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等与南匈奴联兵大破北匈奴于此,北单于遁走。
?—617隋朝大臣。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本为鲜卑尉迟氏(尉氏)。隋秦兴县公尉迟崇子。开皇(581—600)初,父战死,袭爵,尚幼,养于宫中。年未弱冠,奉诏宿卫如千牛(官名)者数年,被隋文帝赐姓
蒙古国时期乞儿吉思首领。又译野牒亦纳里。十三世纪初,游牧于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元太祖二年(1207),接受成吉思汗使者按弹、不兀剌招降,与另一首领遣亦里克帖木儿、阿惕乞剌黑两位(一说还有兀鲁惕
见“也速蒙哥”(143页)。
见“慕璝”(2434页)。
傈僳族抗英首领。云南泸水县人。傈僳族。清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三日,英国殖民主义者派郝滋上校率领2千侵略军以武力强占中国片马,为收复失地,片马各村寨傈僳族头人来墨夺扒组织“蓑衣兵”抵抗英军,他亦在
拉祜语音译,意为“老姑娘”。详见“敲哈毛”(2462页)。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廖兆骏著。南京正中书局《史地丛刊》之一。大32开。民国二十六年(1937)六月出版。全书1册,有全国、全省形势图、水利、交通、蒙旗图等。全书分21章,150节,即总论、沿革、地
见“萧阳阿”(1993页)。
①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墓。参见“睿陵”(2446页)。 ②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陵墓。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己巳,吴乞买死,三月乙酉葬于和陵,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之南的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