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标语

普标语

我国云南少数彝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分布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铁厂乡和与之毗连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的部分村庄中。普标人口不多,在国内约300余人,在越南仅150多人,他们大都会说汉语西南官话,有些人还会说壮语或苗语。普标语内部一致,彼此都能通话。铁厂乡洞渡村普峰寨的普标语有48个声母和140个韵母。多数元音都有长短的对立,其中前a、后a是对立的音位,且各分长短;i、u、щ除了单纯的长、短对立外,还有带过渡音的韵母;塞音韵尾除一p、—t、—k外,还有—?;有5个舒声调和两个促声调,还有一个变调和一个轻声调,故普标语是本语支中语音结构最复杂的语言。从词的结构来看,除常见的单音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外,带前缀的词也相当多,带不带前缀或带不同的前缀都可以区辨词义。普标语的词类没有表示性、数、格、体、式、态等范畴的标志和词形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主要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一般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表示数量的定语在主语、宾语的前面,其他定语多在主语、宾语的后面,在多重修饰结构中,指示词总是在最后;表示时间的状语放在谓语或整个句子的前面,其他状语在谓语前、后的都有,在前的多为汉语借词,在后的大都是固有词,普标语的否定副词都放在谓语的前面,这点与仡佬语、拉基语和布央语不同。普标人传说他们的祖先住在广南府普梅大洞(今属富宁县),后来才陆续迁往麻栗坡和越南边境的。从普标语和布央语共同的特点比较多,它们都保留了—p、—t、—k等塞音韵尾,同源词也稍多等情况来看,普标人和布央人过去可能有过较多的接触。

猜你喜欢

  • 蒙古坎肩

    蒙古族传统服装。旧称蒙古比甲。起源于元初,由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首制。古时蒙古族穿袍服,无坎肩。上衣交结于腹部,环腰以带束之。冬服二裘,一裘毛向内,一裘毛向外。据《元史·后妃传》载,察必皇后首创蒙古

  • 双河都督府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二年(657)以摄舍提部(又作摄舍提暾)置。辖地位于博罗塔拉(今博乐县)一带。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 张佑那

    即“龙佑那”(496页)。

  • 赛里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安乐”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完颜宗贤本名赛里,完颜斡鲁之子亦名赛里。

  • 姑夕王

    匈奴王。握衍朐鞮单于(前60—前58年在位)时,率部驻牧匈奴东部,约当今内蒙古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一带,临近乌桓地。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遭乌桓击,人畜损丧过重,恐单于治罪,加之握衍朐

  • 处木昆律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一作触木昆。居碎叶川(今楚河)东,设啜统辖,称处木昆律啜。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走,据有乙毗咄陆可汗故地后,遂归附贺鲁。显庆元年(656),随阿史那贺鲁(泥

  • 七项法典

    见“头克汗法典”(632页)。

  • 出懒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出懒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喀尔喀河。东至锡林呼都克接呼伦贝尔界,西至沙喇特格克接本部左翼后末旗界,南至什布都尔诺尔接本部左翼前旗界,北至布隆达尔素接呼伦贝尔界。有佐领4。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二十

  • 天罡

    参见“腾格”(23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