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

藏传佛教寺庙。藏语“布达拉”音译。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狮子沟北坡。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为庆祝弘历60寿辰、皇太后钮祜禄氏80寿辰而建。占地22万平方米,规模为承德外八庙之冠。全寺分3部分。前部以汉式建筑为主,由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东西山门等构成,建筑对称、规整。中部以白台为主,上建小殿堂,作供佛、钟楼之用。有的安放舍利塔。东罡殿内有各式密宗佛像,西罡殿内有铜镏金吉祥天女象。结构自然严谨,错落有序。后部主体建筑为大红台,高43米,建筑在片麻岩石基上。四周群楼环抱,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台中央为“万法归一”殿。殿顶用镏金铜瓦铺成。殿中供释迦牟尼象,经座后供文殊、普贤除垢障等菩萨。布局灵活而又不失庄严肃穆。庙建成时,适逢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众东返,特于庙中安放乾隆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碑,以纪其事。

猜你喜欢

  • 东部

    即“顺奴部”(1691页)。

  • 西秦武元王

    即“乞伏乾归”(125页)。

  • 扎八儿火者

    蒙古国将领。“札八儿”为名,“火者”为宗教职衔,系圣裔之称谓。又名阿刺浅。回回人,赛夷氏。雄勇善骑射。通汉语及诸国语,曾往来大漠南北贩易牲畜。后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宋嘉泰三年(1203)从讨克烈部

  • 班珠尔

    ?—1755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姓博尔济吉特。西藏※拉藏汗长子噶尔丹丹衷之子,阿睦尔撒纳胞兄。自幼滞居准噶尔,驻牧塔尔巴哈台一带。乾隆十五年(1750),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被杀,偕阿睦尔撒纳、达瓦

  • 嵹台山

    见“西倾山”(698页)。

  • 布饶克

    亦作巴饶克、巴敖克。佤语音译,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居住在云南耿马、双江、沧源和澜沧等县的佤族自称。大多居于山区,很早就以农业为主,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是佤族中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一部分。参见“佤族”

  • 斛律金

    488—567北魏、东魏、北齐大臣。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高车)斛律部人。※倍侯利玄孙,第一领民酋长大那瓌之子。工骑射,善用兵,“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年”。初为军主,与怀朔镇将杨钧送柔然主阿那瓌

  • 司廊

    又称“勒司廊”,汉语通称“议事庭”。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最高立法及权力机构。由宣慰使司署掌管行政、司法、钱粮、军事等主要大臣和分管各勐的※波朗”组成,议事庭长称“召景哈”。每年定于关门节和开门

  • 红史

    书名。藏文史学古籍名著。又译“红册”。元代乌思藏搽里八万户长贡噶多吉撰。始写于至正六年(1346),成书于二十三年(1363)。不分品。叙述印度古代五统及释迦世系、中原由周迄南宗历代王朝、吐蕃王朝、西

  • 达磨赞普

    ?—842吐蕃末代赞普。一作达玛。又名赤达磨乌东赞,贬称朗达磨(意为牛赞普)。《德乌佛教史》称其为“狮子头朗达磨”。838—842年在位。唐开成三年(838),其兄(或谓弟)赤祖德赞赞普被奸臣韦达纳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