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汉岱

汉岱

?—1656

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贝勒※穆尔哈齐第五子。后金天聪八年(1634)十二月,擢骑都尉,封一等奉国将军。清崇德二年(1637)四月,预议政。六年(1641),随皇太极围明松山(今辽宁省锦县西南),击败总兵吴三桂军。七年,从阿巴泰贝勒转战蓟州、河间、景州,克取兖州。十一月,擢兵部承政。顺治元年(1644)四月,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败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师。擢三等镇国将军。十月,从豫亲王多铎南征,于潼关破义军。二年,与副都统伊尔德,转战归德,连克一州四县,渡淮河,破扬州。三年,以战功擢镶白旗满洲都统。后与博洛贝勒追击明鲁王朱以海于台州。擢一等镇国将军。十一月,破分水关,败明唐王朱聿键属下总兵师福。连下崇安、泉州、彰州,积功封辅国公。五年(1648),平陕西,从英亲王阿济格镇守大同。六年七月,随巽亲王满达海连破朔州、宁武、辽州及长留等县。七年,任吏部尚书。擢正蓝旗满洲都统。八年二月,调任刑部尚书。擢镇国公。九年,调吏部尚书。七月,从敬谨亲王尼堪平湖南,败孙可望军。十一年(1654),以尼堪战殁事削爵。十二年,复吏部尚书职,加太子太保,封镇国将军。十三年,因罪夺爵。旋卒。

猜你喜欢

  • 九股苗

    又作九股黑苗、九股生苗。苗族的一支。名称最早出自明代史籍。相传其民为九个祖公繁衍的九支遗裔,故名。分布在今贵州东南部地区。操苗语黔东方言北部土语。今统称为苗族。

  • 毗伽阙·卡迪尔汗

    ※喀喇汗王朝创建者。见于贾玛尔·卡尔希※《苏拉赫词典补编》中保存之※阿勒马伊《喀什噶尔史》片断记载。可能是汉文史籍中率回鹘15部西奔葛逻禄之庞特勤。庞特勤为碛西回鹘诸部首领,毗伽阙·卡迪尔汗为其汗号。

  • 竺叔兰

    晋代佛教译经师。祖籍天竺。父达摩尸罗与叔父同为沙门。自幼出家学佛教,通晓“胡”汉语。晋元康元年(291)起,在陈留国(治所在今开封东)仓垣水南寺,先后译出《放光般若经》、《异维摩诘经》、《首楞严经》等

  • 撒合夷

    即“撒合亦惕”(2494页)。

  • 代本

    藏语音译。亦称戴琫、戴绷、代奔、岱、本、戴絣。原意“箭官”,原为西藏地方政府军职名,相当于团长,管理兵马,防守卡隘,兼管驻防区内行政。清乾隆十五年(1750)设5名,后藏3名,由日喀则都司统辖;前藏1

  • 答里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托里卫,并说清代有托里峰,在黑龙江城(今爱辉)南60里。

  • 土县丞

    官名。县丞为知县的佐官,分掌粮马、巡捕等事。秩正八品。明代亦在少数民族地区授当地头人为土县丞,令管理本辖区事务,守疆土,抚土民,修职贡,听征调,纳租赋,效忠中央王朝。颁给铜印、敕命,赐冠带,多数准世袭

  • 托明阿

    ?—1865或1867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鄂栋氏。嘉庆间,任三等侍卫。道光六年(1826),同巡抚武隆阿镇压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回部”起事。后历任总兵、提督、绥远将军。咸丰三年(1853),赴

  • 旁小邑

    汉代夜郎国周围诸小国的总称。后设县20余,如且兰、镡封、鄨、平夷、同并、谈指、宛温、毋敛、毋单、漏江、谈藁、句町、漏卧、西随、都梦、进桑等,其中的句町、漏卧、且兰等邑各有君王。汉时,有封为王或侯国者。

  • 元史地理通释

    书名。清末江苏吴兴人张郁文撰。4卷。光绪二十七年(1901)成书。作者以《元史》有关地理记载,殊多谬舛,欲有所订正,乃就所见《蒙古游牧记》、《朔方备乘》、《汉西域图考》诸书与《元史》地理记述之异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