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沙州曷骨萨部寺户文簿

沙州曷骨萨部寺户文簿

吐蕃古藏文文书。原藏文收入托玛斯《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集》。文簿是由名叫波村的人所记,是一件呈文。曷骨萨部系敦煌吐蕃占领区汉人部落之一。文簿载,该部辖区内有普光寺及灵图寺。此二寺均有许多寺户,是为吐蕃占领者将吐蕃本部寺院属民(即寺户)制度带到东部河陇占领区的一种制度。文簿载有寺户40人,其中10人可能原来是寺院中出家的僧奴。上述寺户原属左中翼(吐蕃本部所设四翼之一)徐甫列希的41官仆名单之内。文簿中所记人名,有3人是丝棉部落的人,有的原属右小翼及中中翼。上述40人从藏文读音判定,均为汉人。如张业第、王增增、徐甫来等。此文簿为吐蕃遗存的少量古藏文文书之一,对研究古藏文及吐蕃占领区的社会状况、寺户(属民)制度,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佛林卫

    见“弗力卫”(670页)。

  • 德楞泰

    ?—1809清朝大臣。正黄旗蒙古人。伍弥特氏。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前锋授为蓝翎长。随征金川、台湾,俱有功。累迁参领,赐号“继勇巴图鲁”。五十七年(1792),随将军福康安、参赞海兰察抗击入侵后藏

  • 达摩娘娘天子

    侗族妇女供奉的神祗。又名“杂妈”。传说是侗族最早的祖先孟获的妻子。因教会侗族妇女纺纱织布,人们习惯将纱线、布疋和银制首饰、器皿埋在供奉她的庙中。每村都有庙,庙后有神坛。每月旧历二、十二、廿二是妇女们集

  • 不老

    见“石抹不老”(454页)。

  • 奥屯良弼诗碑

    女真文字碑刻。刻石年代不详。20世纪60年代前后发现于山东蓬莱,原在城内佑德观,后移入蓬莱阁天后宫。高60厘米,宽70厘米。正面刻女真文,上下款为楷书,各1行共27字,指明诗作者与立石人;正文为行书,

  • 函永

    佤语音译,意为“管寨子的人”。参见“扩”(753页)。

  • 岳希长官司印

    羌族土司官印。铜质、正方形,印面长宽各7.2厘米,厚1.7厘米,椭圆形长把钮,连钮通高10.1厘米。重1000.25克。印文前半部为汉字篆刻朱文,后半部为相应满文朱文,文曰:“岳希长官司印”。印背钮右

  • 耶律娄国

    ?—952辽皇族。字勉辛。契丹族。辽世宗※耶律阮大弟。天禄五年(951),遥授武定军节度使。九月,随世宗南下伐周,军至祥古山(今河北宣化境),世宗为泰宁王察割叛杀,他从寿安王耶律璟围讨叛军,以林牙耶律

  • 孙文明

    清道光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石观保”(450页)。

  • 嘛呢堆

    藏区民间佛教石供之一。原为藏族民众设置的界址及计算里程的标志。在藏区之民居处、道路、码头、山口、林间要道等处多有之。藏民将石块、石板等堆放在一起,往来行人,每每投放一块至数块,积少成多,久成石堆。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