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洪君祥

洪君祥

?—1309

元朝将领。高丽人。洪氏。小字双叔。洪福源第五子。年十四,随兄洪茶丘见世祖忽必烈于上京。至元三年(1266),奉命统高丽兵300人。后从秃花秃烈、伯颜等筑万寿山,开通州运河。六年(1269),从头辇哥平高丽权臣林衍。八年,戍河南。九年,掠宋淮西。十年,从元帅孛鲁罕袭淮东之阳湖,俘获男女牛马。十一年(1274),以蒙古汉军都镇抚从伯颜攻宋,从元帅孛鲁罕攻拔清河。于镇江,招降宋洪都统。宋降,升武略将军、中卫亲军千户。后历升明威将军、中卫亲军副指挥使、昭勇大将军、枢密院判官、昭武大将军、同佥枢密院事。二十四年(1287),扈从忽必烈征叛王乃颜,以兵车环卫世祖营帐。师还,加辅国上将军。著《东征录》,载世祖起居。二十八年(1291),授辽阳行省右丞,加集贤大学士。奉使高丽,还,改佥枢密院事,成宗大德三年(1299),奉使高丽,问民间疾苦。使还,退居昌平,绝口不论时事5年。九年(1305),擢司农,拜中书右丞。十年春,改江浙行省右丞,迁辽阳行省右丞,奏请增巡兵,设儒学提举、都镇抚等官于辽阳,以兴文化,修武备。武宗即位,入为同知枢密院事,进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商议辽阳行省事,改辽阳行省平章政事。

猜你喜欢

  • 阿敦

    ①满语音译,意为“牧群”。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十六年(1661—1677),禁中设“阿敦衙门”,由御马监改称,即上驷院前称;辖以“阿敦昂邦”,即后称“上驷院卿”,正三品,2员,掌御马等牧养、管理、使用诸

  • 曹氏节度使

    即五代宋时曹氏归义军节度使。后梁乾化四年(914),曹仁贵取代敦煌国天王※张承奉。贞明三年(917),后梁改敦煌国为归义军,仁贵任归义军节度使,是为一世。六年(920),曹议金接任曹仁贵政权,同光二年

  • 福建道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少数民族地区军政机构名。隶浙江行省。辖境包括今福建全省。司置福州路(治今福建福州),统福州、建宁、泉州、兴化(今莆田)、邵武、延平、汀州、漳州8路。大德二年(1298)置。境内少数民族主要为畲族。

  • 黎州安抚司

    见“黎州土百户”(2515页)。

  • 达尼雅尔和卓

    ?—约173018世纪初期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首领。又译达尼雅勒、达涅尔、达尼亚和卓等。乌拜都拉和卓次子。17世纪末,穆罕默德·额敏汗政权崩溃,偕兄舒艾尤布和卓逃克什米尔。寻阿帕克和卓死,白山派统治集团

  • 库伦条约

    见“俄蒙协约”(1685页)。

  • 索诺木伊斯扎布

    ?—1717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尔济子。因与札萨克图汗成衮不睦,失其父济农号。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属众由和硕托辉归附清朝,居归化城(今内蒙

  • 俚人

    亦作“里人”。古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古先为百越一支。见于东汉至隋唐史籍,自三国时开始分布在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等郡,相当于今广东西南及广西东南地区。或谓某一部分在汉时称乌浒人,至唐称黄峒蛮

  • 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二世

    1764—1836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内蒙古乌拉特旗广觉寺活佛。归化城土默特旗人。蒙古族。幼名热西尼玛。孟克章格亚第三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一世圆寂,经班禅指名寻访,由章

  • 阿旺丹增嘉措

    1807—1849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于青海之阿柔家族。被认定为夏玛尔·阿旺程勒转世呼毕勒罕,入德庆寺学习,曾担任堪布讲授经法。后拜赛康巴为师。曾居住五台山3年,沿内地驿路到噶塔尔,谒拜木雅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