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温犊须

温犊须

汉代匈奴部落名。南北匈奴分裂后,隶属于北庭。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北匈奴为汉将窦宪大败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私渠比鞮海(今蒙古国乌布苏泊),遂与日逐、温吾等81部、20余万人降汉。

猜你喜欢

  • 营官

    清代驻西藏边界的藏族僧俗官员。分边缺营官、大缺营官,均五品;中缺营官,六品;小缺营官,七品。因驻地与外藩接壤,有约束民众、稽查出入之责。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边缺营官于任期3年内,办理妥善,驾

  • 青迎结牟

    回鹘公主。宋代青唐主董毡子蔺逋叱妻。元符二年(1099),宋取河湟,据青唐(今青海西宁),与契丹公主※锡令结牟、西夏公主※金山率属下大小首领降宋。后,青唐主瞎征逃离青唐,又与两公主共迎唃厮啰疏族溪巴温

  • 左宝贵

    1837—1894清末反帝爱国将领。字冠廷。山东费县地方镇(今山东平邑地方镇)人。回族。出生于贫农家庭,幼孤,到处流浪,以皮匠谋生。咸丰六年(1856),由行伍投效江南军营,曾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官

  • 打新衣

    亦称“打衣角”。门巴族祈求避灾的民间习俗。流行于西藏门巴族部分地区。穿上新衣的当天,要背一竹筒清水将衣服的一角打湿。意在免除今后家里发生火灾。

  • 额穆齐

    蒙古地区佛教大寺院授予的医学学位。地位比※ 孟阿棱巴高,须精通医学始能获得此学位。如隆寿寺活佛,其初即因精通医药而受封为额穆齐呼图克图。

  • 库力甘

    清初额驸。亦作阔里哈。赫哲族。原东海呼尔哈部人,姓葛依克勒氏。世居德新(红土崖),赫哲巨族之一。后金天聪二年(1628),祖达尔汉归附皇太极,授额驸,为呼尔哈河二十二部总部长。后封固伦达,并从征山东。

  • 阿悉结阙部

    见“阿悉结”(1216页)。

  • 侗族自称。又称“更”或“金”。参见※“侗族”(1458页)。

  • 舐碱鹿

    亦作舔咸鹿,又名呼鹿,或哨鹿。契丹民族一种猎鹿方法。契丹皇帝嗜猎,※秋捺钵以射鹿及虎为主。鹿性嗜咸,遂洒盐于地,并吹鹿哨以诱。“每岁车驾至,皇族而下分布泺水侧。伺夜将半,鹿饮盐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既

  • 额尔德尼·托卜赤

    即“蒙古源流”(23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