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满语官爵称谓

满语官爵称谓

满族先民称其首领为“牛录额真”(后改称“牛录章京”)。明万历十一年(1583),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翌年即以“牛录额真之爵”赏给被征服者洛科等人。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其八旗官爵汉名为满名“昂邦章京”等,从而衍成“昂邦”、“章京”、“达”、“哈番”,合为清代官称的4种主要称谓。天聪、崇德年间,世爵与武官名称本多相同。顺治四年(1647),更以“精奇尼哈番”等为臣爵专称,从而使官爵合一之制始有所区别。乾隆元年(1736),其臣爵汉名制立,然与其对品改称的满语爵名仍沿用未废。满语官名,系“昂邦”者纯属文武大员;系“章京”者多属有职守、具品级的中等上下武员;系“达(大)”者则在文武中大小官员乃至无品级者都有;系“哈番”者则多用于文官“卿”以下杂职以上者。满语官爵称谓,大体以“精奇尼”、“阿礼哈”、“阿礼菲”等冠作“正”、“主”座之位,而以“阿思哈尼”、“一尔希”等冠为“次”或“副”席之位,“阿达哈”等则表示“陪”席或第三之位。在正一品(满语:精奇尼乌珠哲尔吉)、从一品(一尔希乌珠哲尔吉)与正二品之中,尚包括“加衔”在内,如“太师”、“少师”与“太子太师”、“太子少师”(满语亦皆同)等。不系正从品级者,如笔帖式、七品小京官等。入值军机等处者,皆谓之“行走”官,官无专设;御前大臣、后扈大臣等,亦属武职大员“兼任”。

附:满语官爵称谓表

满 语 名 称汉译名称品 级附 注
昂 邦大 臣一作 “按班
虾卡达拉喇多尔机昂邦领侍卫内大臣武职正一品

侍卫
首领
武正三至正六品亦作 “
一作 “
阿礼哈笔帖黑达
阿思哈尼笔帖黑达
大学士
(内阁) 学士
文职正一品
文从二品
乌珠拉哈昂邦首辅大臣
笔帖黑昂邦
超海昂邦
文大臣
武大臣
一作 “笔特黑昂邦”
即 “超哈依昂邦”
乌云赛图九卿六部、都察院、通政司、
大理寺的长官总称
哈番
阿礼哈哈番
一尔希哈番


少卿

猜你喜欢

  • 茂隆银矿

    又称茂隆银厂。清乾隆(1736—1795)初由云南省石屏县汉人吴尚贤在阿佤山西北部的班洪、班老一带开办的大型银矿。周围百余里,矿工二三万(有说十余万)大都为招募的贫苦汉人,每年向清政府纳税银数千两。矿

  • 瑟帝米

    见“室点密可汗”(1749页)。

  • 天盛二十二年卖地契

    西夏文契约。1页19行,页面48.5×22厘米。行款与汉文契约相近。正文11行。记西夏天盛庚寅二十二年(1170)党项族寡妇耶和氏宝导卖地22亩,值骆驼四匹。旁人不得过问,本人不能反悔,若反悔当依法受

  • 飞山峒僚

    见“飞山蛮”(153页)。

  • 恭坦

    ?—1811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额墨根乌巴什长子。初随父从渥巴锡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渥巴锡汗东返祖邦。次年,袭父爵为札萨克固山巴雅尔图贝子。四十年

  • 哆讹

    西夏仁宗朝党项人起义领袖。见“蕃部起义”。

  • 荒扎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对较低一级贵族的称谓。汉称“小头人”。因战功、治绩或受土司殊遇从下级行政人员中超擢。土司封赐给一定的土地,每年需向土司纳贡赋,贡赋的多少视经济状况而定。主要担任“班假

  • 祁廷谏

    ?—1656土族西祁第九世土司。青海西宁人。西宁卫指挥使祁德子。明万历3十六年(1608),袭父职。崇祯十六年(1643),当李自成起义军贺锦部攻西宁时,率子祁兴周与战,并联合西府土司李洪远诱杀贺锦等

  • 甘肃新通志

    甘肃省方志。(清)升先修,安维峻编撰。100卷。光绪三十四年(1908)成书。在《甘肃通志稿》的基础上删节增补,吸收雍正(1723—1735)以后新资料,重新编纂。分天文、舆地、建置、祠祀、学校、兵防

  • 嘎荣

    赫哲族妇女旧时下服的一种。赫哲语音译,亦作“嘎如恩”,意为“鱼皮套裤”。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族男女过去皆穿鱼皮套裤,有上端为齐口、斜口两种,斜口为男人所穿,称“敖约克”;此为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