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火把节

火把节

彝、白、拉祜、纳西、傈僳等西南民族的共同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六月六日举行。来源和意义较普遍的传说是:唐代南诏国王皮逻阁预谋吞并其他五个诏,定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邀请五诏国王赴南诏祭祖,乘机除之。骍赕诏王之妻※慈善夫人劝夫勿赴会,不听,即将铁镯戴夫臂上。当五个诏王在松明楼上饮宴正酣时,皮逻阁暗使人焚楼,五王皆被烧死。五个诏王的夫人闻讯前去收尸,唯慈善夫人以铁镯故认出夫之骨殖。后皮逻阁恋慈善之才貌,欲以武力强娶为妻,她奋力婴城固守,粮尽自杀。后又演绎出慈善夫人于六月二十四日点起松枝火把照着亡夫的灵魂归家;或说慈善夫人与皮逻阁大战,号召人们将火把捆在羊角上,驱使羊群乱窜,火光满山,南诏兵丁被吓呆。但慈善最终失败。传说一致赞颂慈善夫人的智慧勇敢。四川凉山地区则另有传说,云:古代天上有个名叫斯热阿比的大力士,听说地上有个大力士名叫阿提拉八,就叫人间与之比赛摔跤,结果斯热阿比失败,回报天神。天神就派害虫降落人间糟踏庄稼。阿提拉八在六月二十四日,号召人们点燃松枝火把驱除害虫。后遂定此日为火把节。此外,又有诸葛亮南征,于是日擒孟获,夜间入城,城中父老设庭燎以迎之的传说;汉代叶榆(今大理)酋曼阿奴为汉将郭某所杀,其妻阿南为拒郭某逼婚而自焚殉夫,国人哀之,以是日焚炬聚会以吊之的传说等,多见于明代以后的野史传说。或谓该节乃当地民族的星回节(岁终)者。火把节的形式和内容各地不一。但男女老幼均着盛装,唱歌跳舞,打牲祭献祖灵,持火把在宅旁、田间游行,驱虫祈年、赛马、摔跤、斗牛,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则是一致的。云南武定、禄劝等地还要射箭、打秋千等。

猜你喜欢

  • 苍海郡

    古地方政区名。一作沧海郡。西汉元朔二年(前127,一作元年),族首领南闾等诣辽东郡,举部臣属汉廷,武帝派彭吴前往其地置郡。辖地即※族分布区,约有今朝鲜南、北江原道,但说

  • 怀朔镇

    见“六镇”(382页)。

  • 占藏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驻地岷州卫,在今甘肃岷县境。成化元年(1465),头人千卜等入朝贡马及方物,赐以衣服、彩缎等物。四年(1468),再次入朝,贡马及明甲,赏赐如例。五年,其族人与忍藏、札工等族人一起聚众

  • 旗档

    ①清代八旗各内外大小机构等所形成的文书档案的总称谓。 ②※旗籍亦称“旗档”,指八旗二十四都统衙门所保存的《比丁册》、《佐领户口册》,是※旗人的丁籍、户籍,属原始档案。由于“丁册”亦言“丁档”,故※开户

  • 凤池林李宗谱

    回族族谱名。始修于明初,李端主修。明清两代续修。李氏自明初一世祖李闾后,其子孙,分别以林、李为姓,故林、李合谱。谱前有明宣德十年(1435)萨琦所撰《李氏谱序》。谱记李闾之后,长子驽,衍为林姓,次子端

  • 做水鬼

    汉语俗称。佤语称水鬼为“翁木”。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每年较大的一种宗教活动。佤族居于山区,靠用竹子搭成水槽引山泉入寨供人畜饮用,其次耕种多为旱地,水对他们至关重要。每年正月初,每个村寨都祭水鬼,除杀鸡

  • 德千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德钦寺”,德禅寺等,藏语称“抡莫德千群科林”,意为“拉莫大东法轮州”。在青海尖扎县境内。拉莫三世阿旺罗桑丹贝坚赞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建。属格鲁派寺院。原有经堂2座170余间,

  • 伊斯兰学友会

    近代回族学生社团。1929年6月,由当时在北京的回族大中学学生代表李廷弼、马永贞等代表发起并组成。会址设在东四牌楼清真寺成达师范学校内。推选刘柏石、马永贞、王耕田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日常事务。以

  • 佐格阿升喇嘛

    见“阿兴喇嘛”(1222页)。

  • 川卜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其地在今青海贵德东境。永乐元年(1403),明廷于其地设川卜簇千户所,隶河州卫,以其首领令真奔为千户,给印、诰,赐冠带、织金文绮袭衣等。永乐五年(1407)、宣德二年(1427),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