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靺鞨
即“白山部”(597页)。
即“白山部”(597页)。
指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四大活佛驻锡的拉萨四大寺院。即功德林(济咙活佛驻场)、丹吉林(第穆活佛驻场),策墨林(策墨林活佛驻场)、锡德林(一说为策觉林,热振活佛驻场)。清册封此四寺之大活佛为“
位于今新疆哈密县七角井盆地七角井村东600米处。范围约6000平方米,各种典型细石器与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共存。未见陶器。从石核、细石叶和以细石叶加工成的镞、钻形制看,与我国华北地区所出同类器物大致相同
书名。清张穆撰。成书于道光十九至二十九(1839—1849)。16卷。卷1: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游牧所在;卷2: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土默特)游牧所在;卷3:内蒙古昭
见“西辽”(689页)。
1907—1931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字绍成。河南桐柏县人。回族。曾考入开封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0月,入广州黄埔学校学习,1926年为中共党组织派到河南联合红枪会
?—1875清朝大臣。蒙古正蓝旗人。阿鲁特氏。字鹤汀。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授理藩院笔帖式,后充军机章京,迁郎中。道光十一年(1831),升内阁侍读学士,历任新疆哈密办事大臣、理藩院尚书兼都统
?—1176金大臣。字子坚,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渤海族。李氏。金世宗母、睿宗完颜宗辅贞懿皇后弟,辽桂州观察使雏讹只子。世仕辽,金初降金。天会二年(1124),授世袭谋克,为行军猛安。八年,授礼宾副
见“白霫”(596页)。
1838—1900清朝大臣。字仙蘅。满洲镶红旗人。崔佳氏。同治七年(1868)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侍讲。大考,左迁中允,再陟侍讲。署滁和道,迁广东惠潮嘉道。以汕头通商要道之奸人依靠英领事为非害
即“段光”(16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