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溪等处军民长官司
土司名。位于贵州东北部。境内有汉、苗、土家等民族散居。唐属充州。宋属沅州。元置省溪等处军民长官司,后改为省溪霸场蛮夷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省溪长官司,治所在江口县北,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1414),改属铜仁府。清光绪八年(1882),改大万山名省溪,原省溪之江口,置江口县。
土司名。位于贵州东北部。境内有汉、苗、土家等民族散居。唐属充州。宋属沅州。元置省溪等处军民长官司,后改为省溪霸场蛮夷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省溪长官司,治所在江口县北,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二年(1414),改属铜仁府。清光绪八年(1882),改大万山名省溪,原省溪之江口,置江口县。
突厥语tagharchi音译。官名。taghar意为“口袋”、“布袋”,加词缀chi表示职司,直译为“掌管口袋者”。其职责为征收实物税,向军队提供粮食。※叶尔羌汗国有此官职。
旧时布依族传统婚俗。亦称“开口亲”。流行于贵州罗甸、册亨等地。青年男女通过※“囊俏”择配或由父母包办,都要经过媒人从中撮合,始能缔结婚姻。媒人第一次去提亲,须携带1斤米酒、1—2斤糖作为礼品送给女方。
傣语作“混诺罕”。傣族对麓川思氏政权历代统治者的通称。滇西一带傣族传说,麓川的第一世思南王是白虎转世,数百年间,其地曾出现过数个能征善战的领袖。据说瑞丽广贺罕就是王宫所在处,此地在一小山丘上,周围数里
?—1833清道光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儋州人。黎族。道光十三年(1833),儋州大旱,地方官吏、汉族地主及高利贷者趁机盘剥,黎人蓄恨。是年七月,与薛凤章(汉族)等于儋州龙头、薄沙等黎峒倡导起义,“贫
书名。元回回人※迺贤撰。凡16卷。为至正五年(1345)北游,自浙江出发,渡淮北上,溯大河而历安徽、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对所到处之山川、古迹、旧闻遗俗,编辑考订而成的地理学专著。今存3卷为自《永乐大
?—1832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姓钮祜禄氏。和珅族孙。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官学生考取内阁中书。历任按察使、布政使。五十六年(1791),调甘肃布政使,因廓尔喀侵后藏,奉命办理西宁至藏台站。
壮语音译,意为“百姓”。壮族平民称谓。从唐至清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载:广西左右江溪洞,除土官以外,平民谓之“提陀”。有独立的家庭经济,按其家人口多少向土官领耕“份地”,
为蒙古王公守陵墓者。例由阿拉特(平民)中指派专人负责陵墓的管理、祭祀、承担祭祀费用,终生从事此役。按墓主生前品级定服役者的数目。《(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751:顺治九年(1652)规定:蒙古亲王
地名。明代边堡。又称宽奠。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北,今丹东市北部。明万历元年(1573),辽东巡抚张学颜以张其哈剌甸子“土沃可耕”,力主移建孤山城,筑宽甸等6堡。夺取扼制女真西进之地。四年,移定辽右卫
参见“督”(23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