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粟末靺鞨

粟末靺鞨

唐代东北部族名。亦作涑沫靺鞨。靺鞨※粟末部壮大后的新称。原分布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松花江上游地区(一说在吉林市北以下的松花江北流段两岸,或说在今辉发河、松花江和牡丹江上游一带),后经隋炀帝时和高丽国亡后两次迁徙,部众大多移住今辽宁朝阳(隋称柳城,唐曰营州)地区。因居靺鞨区域南部,在靺鞨诸部中发展最快,农业已是其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隋炀帝时迁居柳城的度(突)地稽部,已有“家僮(奴仆)数千人,以财力雄边”,即将进入文明社会。唐武后万岁通天(696—697)中,契丹族首领李尽忠叛据营州,因参与反叛,惧唐追究,乞四比羽与乞乞仲象分别率部众渡辽水东走。唐武后欲招抚之,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乞四比羽拒不受命,被唐军追获斩杀。是时,乞乞仲象病故,其子※大祚荣袭父职统率其部,几经激战,击退唐军追剿,并乞四比羽部众及高丽遗民,于圣历元年(698)在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建震(一作振)国,自号震国王。这标志粟末靺鞨人进入文明社会。先天二年(713),玄宗遣郎将摄鸿胪卿崔忻册封祚荣为渤海郡王等官爵,自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原名遂不见于史。

猜你喜欢

  • 完颜仲德

    ?—1234金大臣。本名忽斜虎。合懒路人。女真族。完颜氏。聪颖,有文武才。初试补亲卫军,虽备宿卫,学业未停。泰和三年(1203),中进士,历仕州县。宣宗(1213—1223年在位)时,从军,被蒙古军所

  • 专名制

    参见“通名制”(1968页)。

  • 阿忒八失

    地名。见于《拉失德史》,意为“马头”,即唐代之马头川。元为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中亚阿姆河上游纳伦河南岸。其附近之游牧驻居地亦名阿忒八失。

  • 尔家务

    藏语音译。意为“土司的贴心人”。清代四川嘉绒地区土司属下大头人之藏称。多为土司后代,世袭。有封赐的土地、村寨及农奴。不纳粮税。其职责为代理土司调解纠纷、收粮;土司绝嗣或年幼代为摄政;由土司指定在土司官

  • 东楼

    见“四楼”(552页)。

  • 李元昊

    1003—1048西夏开国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德明子,母卫慕氏。小字嵬理,后更名曩霄。性雄毅有大略,熟读兵书、法律、佛学,通蕃汉文字。宋天圣六年(1028),独领兵破回鹘,

  • 八旗荫监

    参见“八旗贡监生”(31页)。

  • 凌升

    1886—1936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索伦旗人。达斡尔族。历任骁骑校、呼伦自治会副会长、海拉尔警察局副局长、全蒙联合总会副会长、辅国公额鲁特总管、民国政府行政院顾问、蒙古经略使顾问、全国善后会议专门委员、

  • 凡利

    见“斡里”(2424页)。

  • 口外十二厅

    清代内蒙古归绥道十二厅的总称。乾隆六年(1741),设归绥道。同治四年(1865)设归绥、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五厅,称为口外五厅。光绪十年(1884),增设丰镇、宁远两厅,合称口外七厅。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