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江流域人民史
书名。壮侗语族诸民族及苗瑶语族诸民族来源考证。1册28章。近人徐松石撰。是书通过粤江(即西江)流域古地名、古族名考证壮侗语族及苗瑶语族诸民族的发源地及历史沿革。内分“苗、徭(即今瑶族)、僮(即今壮族或壮侗语族诸民族的泛称)的关系”、“苗、徭、僮与中原汉族的关系”、“岭南僮族”、“僮乃岭南土著的明证”、“僮在史籍上的别名”等章节,结论认为:壮侗语族诸民族发源于华南西江流域。为研究壮侗语族诸民族的族源的参考书。有中华书局1939年8月初版和1941年再版本等。
书名。壮侗语族诸民族及苗瑶语族诸民族来源考证。1册28章。近人徐松石撰。是书通过粤江(即西江)流域古地名、古族名考证壮侗语族及苗瑶语族诸民族的发源地及历史沿革。内分“苗、徭(即今瑶族)、僮(即今壮族或壮侗语族诸民族的泛称)的关系”、“苗、徭、僮与中原汉族的关系”、“岭南僮族”、“僮乃岭南土著的明证”、“僮在史籍上的别名”等章节,结论认为:壮侗语族诸民族发源于华南西江流域。为研究壮侗语族诸民族的族源的参考书。有中华书局1939年8月初版和1941年再版本等。
古塔。位于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南康平区景董乡曼贺井傣族村寨东北。塔呈正方形,分4层。第一层为方形,第二层如倒覆铜钟,第三层为棱形方台,第四层似方形花瓶。塔尖已毁。为当地及老挝边境小乘佛教信徒
清初短时期内汉人爵名。参见“阿思哈尼哈番”(1245页)。
见“巴”(403页)。
湘西苗族自称。苗语译音。亦译作“果雄”、“仡熊”、“代熊”。《苗防备览》:呼苗曰果雄。他称红苗。又有代孝、代弄、代蔑(或芈)、代瓜、代卡、代扁、代枷、代列、代流(代亦作禾)等支系。讲苗语湘西方言、西部
1911—1976近代名摔跤师。名钰,行八,人称“白老八”。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回族。幼习练摔跤。15岁,拜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武术高手白福,学弹腿、罗汉拳等技艺。功夫大进。后拜北京回回摔手沈二为师
一作“豆代可汗”,即“社仑”(1171页)。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牧地东界鄂尔多斯左翼后旗,西界右翼中旗,南界左翼中旗,北界乌喇特旗。汉朔方郡地,隋唐为丰州九原郡治所,明嘉靖中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之一袄儿都司(即鄂尔多
1609—1681清初将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世居科尔沁。天聪(1627—1636)时隶蒙古正蓝旗,任豫亲王多铎护卫,随征朝鲜及明锦州,皆有功。顺治元年(1644),随多铎追击农民起义军,进潼关,
即“大诚庆”(84页)。
一作“阿恒德”。东乡语音译,“阿恩”意为“村落”。“阿恩德”指旧时东乡族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村落和宗亲组织。大都是同一祖先的后裔。下分※“大家伍”(同一曾祖或高祖的后裔)和※“亲家伍”(同一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