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木札勒

纳木札勒

①(?—1710)清代卫拉特蒙古青海和硕特部台吉。自号额尔德尼。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墨尔根台吉长子。青海和硕特八台吉之一,隶青海左翼。驻牧永安卫之西,大通河北边。康熙三十五年(1696)承父爵,仍袭七谢图岱青号。次年,随叔祖达什巴图尔进京朝觐。康熙三十七年(1698),敕封为多罗贝勒。 ②(?—1721)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贵族。博尔济吉特氏。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初号额尔德尼台吉。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噶尔丹侵扰喀尔喀,携年幼的乌默客归清,授济农。次年,授札萨克,统辖归降之众。二十九年,选兵随清尚书阿喇尼侦御噶尔丹,次年,于多伦诺尔会盟。封多罗郡王,兼札萨克。三十四年(1695),因噶尔丹掠巴颜乌兰,遣子旺扎勒随郎中音扎纳赴喀喇呼济尔传谕内徙;从镇国公罕笃叛清,派兵追降其众。三十五年春,扈驾征噶尔丹,选部校库济根等7人为响导,与兄朋素克等各引10余骑赴巴尔岱哈山麓侦噶尔丹军踪迹,随平北大将军马思喀由拖诺山追剿,获胜而归。三十八年(1699)、四十八年(1709),先后向清朝贡献。③(?—1785)清朝大臣。姓图伯特氏。蒙古正白旗人。侍卫内大臣拉锡子。初由闲散授蓝翎侍卫。乾隆十年(1745),授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十三年(1748),署总管内务府大臣。十五年(1750),调工部侍郎,以西藏郡王珠尔穆特纳木札勒谋叛,受命同内大臣在准噶尔通藏隘口之阿里克、那克桑、腾格里淖尔、阿哈雅克四路设卡伦,以备御准部。十九年(1754),赴北路军营,管理新降杜尔伯特、辉特、和硕特等游牧。二十年以阿睦尔撒纳谋据准噶尔,受命同参赞大臣阿兰泰等驻防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哈朗特)。二十一年,授参赞大臣,同将军成衮札布领索伦兵追剿并擒获和托辉特郡王青衮咱卜,封一等伯。二十二年,授工部尚书兼正红旗满洲都统。署定边左副将军。二十三年(1758),授靖逆将军,征新疆小和卓木霍集占。与三泰、奎玛岱率骑兵200余人夜进,遇敌300,被围,力战矢尽,阵亡。赠三等义烈公,谥武。 ④(?—1788)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清札萨克固山贝子※朋素克长子。乾隆三十八年(1773),扈跸木兰行围,授二等侍卫。翌年,随舒赫德等前往山东镇压白莲教王伦等起义,受嘉奖。四十三年(1778),因父获罪,受命袭爵。卒,子车凌多尔济袭。

猜你喜欢

  • 诺杂

    彝语音译。意为黑彝主子们吃的饭食。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以细荞麦面加工成饼子,解放前专供奴隶主食用。奴隶们只能以荞麦皮、野菜做成的※仆杂充饥。

  • 关于抗战中民族问题提纲

    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性文献。1940年7月,经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拟定,由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提纲主要以蒙古族为例,论证了蒙古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点,指明日本帝国主义对蒙

  • 监氏城

    见“蓝市城”(2316页)。

  • 勐泐

    古地名。今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傣语音译,意为“黎明之城”。唐南诏时名茫乃道,属银生节度。宋大理时,始有其名,为傣族首领叭真建立“景龙金殿国”(又称“泐国)之地。元属彻里军民总管府,明改属车里宣慰司。隆庆

  • 虎方

    即“徐夷”(1893页)。

  • 高世格亲

    清代蒙医药学家。19世纪阿拉善旗人。同治十二年(1873),以蒙文著《普济杂方》,为简明方剂书,收集临证(症)各科疾病常用的方剂、单方、验方。方药名称都以藏、蒙、汉、满4种文字对照。全书61页,以蒙文

  • 盘匏王歌

    参见“高皇歌”(1915页)。

  • 石斌

    ?—349十六国时期后赵宗王、将领。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一说石勒子)。初封左卫将军,后赵太和三年(330),封太原王(一作平原王)。延熙元年(333),徙封章武王。次年

  • 尼庞古蒲鲁虎

    ?—1216金大臣。中都路(治今北京市西南)猛安人。女真族。尼庞古氏。明昌五年(1194)进士。累官尚书省令史。从平章政事仆散揆反击宋进攻,兵罢,任同知崇义军节度使事。改东平府治中,历环州、裕州刺史,

  • 慕家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环州(今甘肃环县)境。本不受宋朝约束,且常纵火与杀掠宋朝边地居民,又与西夏梁乙埋勾结谋侵宋环州。宋知环州张守约遣兵剿之,擒其首领迎逋及部下36人,余200人逃奔西夏。宋元丰四年(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