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奚部
契丹部落。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唐太宗时,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八部为十州,以芮奚部为※徒河州(一作徒何州),以该部※辱纥主(部落首领)为刺史以统之,隶松漠府。名义上成为唐统辖下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时契丹与唐的关系极为密切。
契丹部落。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唐太宗时,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八部为十州,以芮奚部为※徒河州(一作徒何州),以该部※辱纥主(部落首领)为刺史以统之,隶松漠府。名义上成为唐统辖下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时契丹与唐的关系极为密切。
? —454武都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玄幼子,※杨保宗之弟。南朝宋元嘉六年(429),父死,叔杨难当废保宗自立,他逃入氐中。十九年(442),难当败于宋军投奔北魏,
(?—1534,一说为1520) 明代海西女真首领。又作舒和德。纳喇氏。哈达部著名首领※王忠父(一说为伯祖父)。明正德(1506—1521)至嘉靖(1522—1566)初年,为塔山前卫左都督。居松花江
1903—1956革命活动家。蒙古名都楞仓,字雁秋。内蒙古原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蒙古族。热河师范学校毕业。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620—1658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广略贝勒褚英孙,安平贝勒※杜度第三子。清崇德四年(1639),封辅国公。六年,从皇太极围锦州,击明兵于杏山、松山间。七年,进克塔山。
1877—1927近代著名学者。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上海,掌时务报馆文牍,业余入东文学社习日、英语,喜读康德、叔本华、尼采著作,思想颇受影响。后历在湖北农业学堂、江
书名。约成书于乾隆(1736—1795)末年。仅见有传抄本,出自前清史馆所藏旧抄本,原本霉烂,多缺字,经近人吴丰培于1979年据四川通志、清史稿疆臣年表加以补订。内分建置、疆域、职官、山川、津渡、城垣
?—1756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又译纳噶扎、纳哈查。西藏※拉藏汗次子索尔扎之子。博尔济吉特氏。自幼居伊犁。及长,因准噶尔部首领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惧其逃走,被禁锢。达瓦齐取得准噶尔统治权后获释。寻以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由该县县长、蒙古族吴椿令主编。1935年2月组织本县人员编纂。主要内容:县沿革、行政、区划、机构、城镇、风俗、户口、财政、金融、司法、教育、卫生、交通、农业、林业、商业、社会事
即“大如者室韦”(97页)。
官名。清帝任命宗室贵族以议军国之事。天命七年(1622),太祖努尔哈赤以其子侄8人为8和硕贝勒,共议国政,是所谓八固山议政王。天聪间(1627—1635),议政贝勒(王)多达12人,以率八旗大臣,共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