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生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君。355—357年在位。字长生。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健第三子,《晋书》称其“雄勇好杀”,精于“击刺骑射”。皇始四年(354),东晋桓温率军4万攻长安,生单马入阵,斩将十数。不久,立为太子。五年,父卒,继帝位,改元寿光。先后遣军拒击晋将刘度,破前燕将慕舆长卿于裴氏堡,数讨姚苌。在位期间,尚能关心前秦经济的恢复,但酗酒乱政,荒淫暴虐,擅杀无辜,残害百姓,致使怨声载道。寿光三年(357),族弟苻坚、苻法等率兵入宫,将其废为越王,旋杀之。谥厉王。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君。355—357年在位。字长生。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健第三子,《晋书》称其“雄勇好杀”,精于“击刺骑射”。皇始四年(354),东晋桓温率军4万攻长安,生单马入阵,斩将十数。不久,立为太子。五年,父卒,继帝位,改元寿光。先后遣军拒击晋将刘度,破前燕将慕舆长卿于裴氏堡,数讨姚苌。在位期间,尚能关心前秦经济的恢复,但酗酒乱政,荒淫暴虐,擅杀无辜,残害百姓,致使怨声载道。寿光三年(357),族弟苻坚、苻法等率兵入宫,将其废为越王,旋杀之。谥厉王。
?—400十六国时期后凉大臣。略阳(治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开国主※吕光子。后凉永康元年(396),吕绍继王位后,为司徒,掌管朝政。同年,率东苑之众斧洪范门,与兄吕纂发动宫廷政变,逼弟绍自杀。拥
?—429后仇池国君主。字黄眉。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盛长子。南朝宋永初三年(422),被武帝刘裕封为武都王世子,加号前将军。元嘉二年(425),父卒。继位。自称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
?—1511明代云南武定土官。本名阿英,字时杰。彝族。土知府矣本庶子。兄、土知府金甸死后无子,英于弘治元年(1488),袭替,为武定土知府。三年,奉例赐姓凤,晋中宪大夫。十一年(1498),差人赴京贡
鲜卑姓氏之一。以部为氏。依附鲜卑乞伏氏,同居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一带。随同乞伏国仁起兵。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乞伏国仁自称大单于,建西秦,该部乙旃
佤语音译。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村寨首领的称谓(有人认为在地缘性村寨产生以前原有氏族或家族之长)。一般由最早建立村寨的氏族或家族中推举产生,若同时由几姓建寨,则通过杀鸡打卦产生,后世代相承。负责管理村
?—171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弼齐噶岱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从兄※善巴附清,驻牧哈噜纳山。诏发杀虎口仓粟赈所属贫户。三十年(1691),赴
元朝官署名。掌英宗速哥八剌皇后宫政及其位下户口、钱粮、营缮诸事。英宗至治三年(1323)置,设寺卿6员,秩正三品,下领少卿、寺丞各2员。
书名。清钱大昕撰。4卷。分经、史、子、集4部,每部各为1卷,内再分子目若干。是作者鉴于《元史》不列艺文志一门,参照前史体例,取元人学者文士著述,录其都目,以补《元史》所未备之作。举凡元人著作之可传者,
明末清代对台湾高山族的称谓。亦称“土番”。清代文献根据高山族人的“归化”与“未归化”或按其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区分为“熟番”、“生番”及“野番”,所谓“内附输饷者曰熟番,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或曰野番。”
见“耶律剌葛”(1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