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兀儿史记

蒙兀儿史记

书名。纪传体蒙古史。清末屠寄撰。160卷。内本纪18卷,列传129卷,表12卷,志1卷。全书未及修完,实存146卷。作者自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黑龙江舆图局总办时起,潜心研究元朝历史,穷20余年之力写成此书。书中称蒙古为“蒙兀儿”。自谓“本书起迄不囿于有元一代,故不曰元史而日蒙兀儿史”。参考利用《蒙古秘史》、《蒙古源流》、拉施特《史集》、《多桑蒙古史》等中外著名史料,力求对《元史》加以补正,计增述太祖以前诸事之《世纪》;扩充有四汗本纪,加写若干表、传,详记三次西征、四大汗国,以及开国功臣、诸王将相、北元与帖木儿帝国等事迹。正文中附夹注,凡有新说,必加考订,且注明史料出处,有关舆地的考证尤多。内容繁富,叙次典雅,近人孟森为此书作序,谓其有精思妙笔,能钩贯中西史料而成传信之作。虽考证和对音亦有失误,学界多认为仍胜于改修元史诸书。

猜你喜欢

  • 见“前赵”。(1741页)。

  • 却吉牛勒

    清代四川德格地区八邦寺活佛。藏族。原住西藏噶玛丹萨寺,曾留学印度。德格土司丹世泽仁尊其为上师,迎到德格,修八邦寺,后遂成为该寺寺主,为藏传佛教(喇嘛教)噶举派中与黑帽系和红帽系不同的另一派系活佛系统,

  • 渡离江记

    游记。1篇。明董传策(字原汉,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撰。是篇专记广西漓江(府江段)两岸景色及少数民族社会情况。谓:“彼中洞丁招主,往往衅状相通。今昭平建设土巡检司,亦略扼其咽吭。谓宜听诸土官报效,兵自

  • 德薛禅

    见“特薛禅”(1873页)。

  • 盗红绡

    元杂剧剧本。杨景贤创作。景贤,蒙古族,从姊夫姓杨,一字景言,号汝斋。居杭州。善弹琵琶及作谜语。对杂剧创作和舞台实践均有经验。曾创作《刘行首》、《西游记》、《玩红楼》、《天台梦》等杂剧18种,此剧本即其

  • 博喇海

    见“卜儿孩”(19页)。

  • 开元路

    元地方政区名。蒙古汗国于金哀宗天兴二年(元太宗五年,1233)灭东夏国后,于乙未年(1235)立开元、南京两万户府。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将两万户府更属辽阳路总管府,二十三年改置开元路(一说金末蒲

  • 出连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原居漠北,后与乞伏氏、斯引氏、叱卢氏同出阴山南徙。晋代,与乞伏氏相随,先后居于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治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等地。约东晋初,乞伏述

  • 玛涅克尔

    清代部分鄂伦春人的别称。名称来源“玛纳依尔”氏族名。清初分布于黑龙江上游北岸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前苏联结雅河)一带,17世纪南迁后,成为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的鄂伦春人(或说其南迁游猎于今呼玛尔河一带

  • 把力黑

    见“缚喝”(2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