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蓝正樽

蓝正樽

清道光朝瑶族起义首领。又名蓝元旷。湖南新宁县麻林峒人。瑶族。虽家境贫寒,但年幼苦学,曾考取秀才,为人正直不阿,好打抱不平,有胆有识,颇孚众望。道光年间(1821—1850),新宁县瑶山八洞一带,官府豪强相互勾结,肆意欺压广大瑶民,引起强烈愤恨。与圳源洞童生陈仲潮和九龙庵和尚张永禄等人密谋策反,利用传播宗教之名,广泛组织群众,秘密制造土炮,准备武装起义。不久事泄,宝庆府派兵镇压,被其击溃。旋即在九龙塘筑台拜将,宣告起义,自称刚健王(一说刚建王),封张永禄为军师,陈仲潮等为敬贤师,蒋玉元等为大元帅,张学修等为伯侯,拥众万余,并发布政纲13条,号召百姓“摧灭道光”,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的社会。道光十六年(1836)二月,率义军攻占武冈城。湖南总督纳尔经额、巡抚吴荣光亲临宝庆府,组织各路官军向义军反扑。因众寡悬殊,张永禄、陈仲潮等先后就义,他突围后逃往广西,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 都哇

    见“笃哇”(1677页)。

  • 杨承颠

    ? —约652唐代南宁州大勃弄暴动首领。大勃弄(今云南下关以南地区)人。永徽(650—655)初,起事,署将帅,攻麻州(今云南宣威)。与罗仵侯山首领秃磨蒲、大鬼主都干以及周近水大首领俭弥于、鬼主董朴等

  • 黄石羌

    西羌的一支。参见“黄羝羌”(2021页)。

  • 蒙古里

    即“蒙古”(2323页)。

  • 应昌县

    见“应昌路”(1115页)。

  • 乌兰夫

    1906—1988曾用名云泽、云时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人,蒙古族。1923年夏入北平(今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同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积极参加五卅爱国运动。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

  • 蒙古国子学

    元代学校名。隶蒙古翰林院,秩正七品。世祖至元六年(1269),颁行八思巴蒙古新字,诸路置蒙古字学。八年,于京师中都(今北京)立蒙古国子学。选随朝蒙古、色目、汉人百官及怯薛(禁卫军)官员子弟入学受教。初

  • 吐六干

    见“叱六于”(543页)。

  • 东丹

    东丹国的省称(510页)。

  • 汉十六大将军

    十六国时期汉国置。嘉平四年(314),汉主刘聪定百官,置丞相等七公,设辅汉等十六大将军。此称源于《资治通鉴》,然其所列有辅汉、都护、中军、上军、抚军(《晋书·刘聪》作“辅军”)、镇、卫、京、前、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