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凉乐

西凉乐

十六国北朝时期盛行之音乐。唐朝十部乐之一。源于龟兹乐,并吸收汉族及小月氏、丁零、匈奴、氐等族的乐律。东晋时期,天竺国送给凉州牧张重华乐工12人,乐器一部,其中有笛子、琵琶、箜篌、五弦、铜鼓、皮鼓、都昙鼓等,并带来多种天竺曲调。前秦末年吕光远征西域,又获得筚篥、腰鼓、羯鼓、答腊鼓等许多乐器和龟兹乐曲。天竺乐和龟兹乐在凉州逐渐融合并吸收当地汉族等音乐之长,形成独特的音乐。既有秦汉旧伎,又搀进西北诸族的声调和乐器。魏太武帝拓跋焘平河西得之,谓“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国乐)。及隋炀帝大业中成为九部乐之一。其歌曲有“永世乐”,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阗佛曲”。乐器有钟、磐、弹筝、一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长笛、小筚篥、横笛、腰鼓、齐鼓、担鼓、铜钹、贝等19种,为一部,乐工27人。《旧唐书·音乐志》称演奏者“平巾帻、绯褶。白舞一人,方舞四人,白舞今阙。方舞四人,假髻,玉支钗,紫丝布褶,白大口袴,五彩接袖,乌皮靴”。其与汉族历代正统的“雅”、“颂”相比,善于表现粗犷悲壮、豪迈激昂的情感,更易为北方诸族接受,往往成为其国乐。对后世的戏剧、词、曲皆产生一定影响。

猜你喜欢

  • 雍正

    ①清世宗胤禛年号。1723—1735年,凡13年。 ②习惯以年号代帝号,指清世祖胤禛(1706页)。

  • 凯里

    地名。苗语,意为“木佬田”,“凯”指木佬人,“里”即“田”。元代始置凯里安抚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清平堡,二十二年,升为长官司,属平越卫。二十三年,隶清平卫。成化十二年(1476),置安宁宣

  • 米茂

    参见“奥米”(2252页)。

  • 完颜宗雄

    1083—1122金宗室、大将。本名谋良虎。女真族。完颜氏。康宗※乌雅束长子。善射,九岁能射逸兔。年十一,射中奔鹿。善谈辩,多智略,孝敬谦谨。深受世祖及众人爱。从阿骨打伐辽,多所谏言。以所部兵败宁江州

  • 五台山寺

    西夏佛寺。《西夏纪事本末》所载《西夏地形图》贺兰山中标注寺名。仿山西五台山建。西夏文类书《圣立义海》内“山之名义”中有五台净宫,即为此寺,其释文为“菩萨圣众现生显灵、禅僧修契、民庶归依处是善宫,野兽见

  • 西喇古尔黄番

    见“撒里畏吾”(2494页)。

  • 匝布梯墨克塔布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杂布提默克塔布伯克、沙卜提莫提克伯克。维吾尔语。职司教授经文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集宁县

    见“集宁路”(2250页)。

  • 汉礼

    西夏采用中原汉族礼仪的专称。太宗德明时始实行,景宗改行蕃礼。毅宗谅祚于奲都五年(1061)向宋仁宗上表,要求改行此礼。惠宗时太后梁氏专权,于乾道二年(1069)上表宋神宗,请复蕃仪。惠宗亲政后,亲向汉

  • 干脱总

    见“恩拉达卜”(18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