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蒙自治政府

西蒙自治政府

※“伪蒙古自治政府”的改称。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大军进军西北,原由内蒙古少数王公上层在阿拉善旗定远营(今巴颜浩特)匆促组成的伪蒙古自治政府,发生分裂,伪主席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出走,副主席阿拉善旗札萨克达理扎雅及部分成员决定留驻,将伪蒙古自治政府名称改为西蒙自治政府。并于10月通电起义,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见“蒙古自治政府”(2343页)。

猜你喜欢

  • 拉然巴·罗桑曲增

    1784—1862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四十六任堪布。藏族。出生于塘噶尔家。后离家出逃,于阿琼夏仲前剃度出家。15岁赴西藏入噶丹寺南结林经院,拜阿柔格西格勒桑保为师。22岁,从喇嘛强巴受具足戒。25岁获林

  • 开元万户府

    蒙古汗国政区名。元太宗于乙未岁(1235)建(一说建于太宗五年,1233)。治所故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或说在前苏联乌苏里斯克(即双城子)相对的克拉斯诺雅尔山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境;有说为今辽宁开

  • 西夏弓

    弓名。西夏人善制弓,采用西夏所产竹牛(牦牛)之角,角甚长,黄黑相间,所制弓极佳,每张值数百千。尤以西夏兴州(今宁夏银川市)所产为优,为宋朝边将喜爱之物。一说宋时著名的“神臂弓”为党项羌人创制。

  • 吐鲁番旗

    清代札萨克旗之一。清廷以吐鲁番维吾尔族人所建的旗分。准噶尔势力崛起后,吐鲁番即处于准部统治者的控制之下。康熙五十九年(1720),吐城大阿珲额敏和卓等代表民愿遣使向清请求内附。雍正三年(1725),清

  • 八宿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勇士山麓”,亦名察瓦巴宿、察贡、巴苏。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怒江上游,属昌都地区。其地东北为牧区,河谷为农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封察木多地区帕克巴拉为呼图克图,与副呼图克

  • 蕃长司

    唐宋元时期管理蕃商、蕃坊的机构。时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便于出海经商,常聚居于城镇之一隅,时政府设蕃长司置蕃长统察公事,负责征收贡税,组织宗教活动。顾炎武言:蕃客“伙首住广州者谓之蕃长,因立蕃长司

  • 小王子部

    见“小王子”(150页)。

  • 报匣

    清代传递机密公文的匣子。亦称折匣。长8寸8分,宽4寸4分,高1寸5分,配以特制铜锁。凡准予送奏折的督抚大臣等,皆赏给此匣,如赏发驻藏大臣匣子1个。官员升调,随身带走,接任官员未经赏给此匣者,可奏请赏给

  • 牛儿宗寨行都指挥使司

    明代藏区官署名。“牛儿宗”一译“内邬宗”。永乐六年(1408)十二月,牛儿宗寨官喃哥藏卜与其他地方首领入朝贡马及方物,赐予钞、币等。十一年(1413),明中官杨三保使乌思藏还,奏使藏见闻时,遂置此司。

  • 太平策

    书名。元郑介夫撰。成宗大德(1297—1307)年中,作者宿卫禁中时上奏的策文。1纲20余目。所论涉及投下、怯薛、驱口、匠户、僧道、钞法、盐法、定律、给俸、户计、军站、田制等事,反映了各方面的一些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