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豆卢宁

豆卢宁

500或504—565

西魏、北周将领。字永安。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人。其先世鲜卑慕容氏,后归北魏,赐姓“豆卢。”柔玄镇将豆卢苌(一作长)之子。骁勇善骑射。北魏永安(528—530)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加授都督。因败万俟丑奴战功,赐爵灵寿县男。及天光败,从侯莫陈悦,后率众归宇文泰。永熙三年(534),魏孝武帝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伯。大统元年(535),授大将军,进爵为侯。迁显州刺史、大中正。寻拜抚军将军,进爵为公。从宇文泰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授武卫大将军,兼大都督。后任北华州刺史。七年(541),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及梁仚定起兵,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事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九年(543),从泰与东魏军战于芒山,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十六年(550),拜大将军。恭帝二年(555),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北周孝闵帝即位,授柱国大将军。武成元年(559),出为同州刺史。督诸军破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军还,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保定四年(564),授岐州刺史。带病从军东讨。次年,卒于同州。谥昭。

猜你喜欢

  • 友鹤山人

    见“丁鹤年”(15页)。

  • 满蒙学堂

    清朝在北京设立的民族学校。为培养使用满蒙文字的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六日建立,伊克坦任监督(校长)。以“造就满蒙文通才”,“以备行政任使”为宗旨。设满蒙文科,附设藏文科。分正科和预科,

  • 跋提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第四代首领。约为4世纪中人。东胡后裔,郁久闾氏。※吐奴傀子。父卒,继领柔然部众,仍役属于鲜卑拓跋部,岁贡马匹兽皮。冬牧于漠南,夏还居漠北。卒后其子地粟袁继位。

  • 瞎里尀

    见“辖里尀”(2445页)。

  • 古族名。一作傁,又称賨叟、氐叟、青叟等。“叟者,蜀夷之别名”(《尚书·牧誓》孔颖达疏)。汉代谓蜀为叟。叟兵即蜀兵。汉至六朝,分布在今甘肃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东部和贵州西部等地。西汉元封二年(前109

  • 射粮军

    金代兵种之一。从诸路中招募。五年一籍,以30岁以下,17岁以上强壮者充之,皆刺其颊,以防逃逸。用以充军队中的杂役。在诸兵种中地位较低。

  • 杜拉尔

    氏族名。杜拉尔,意为“在河边居住之人”,鄂温克族杜拉尔、涂克冬和那哈他3个较大的哈拉(氏族)之一。分布在纳莫尔河、辉河、格尼河、阿伦河流域。下为毛哄(宗族),诸民族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牧区。自17世纪初

  • 越嶲羌

    西羌的一支。参见“旄牛羌”(1902页)。

  • 妹勒都逋

    西夏将领。党项羌族。夏崇宗时(1086—1139)官监军。以骁勇善战著称。夏永安元年(1098)十月,西夏梁后领兵攻宋平夏城(今宁夏固原北),经13日,城未克而还。十二月,与统军嵬名阿埋以畜牧为名,宿

  • 改斯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或称期期,彝语音译,意为部分化出的彝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永胜、凤庆、云县、祥云、巍山、普洱、景东、澜沧、西畴、广南、文山、新平、开远、易门等地。详见“彝族”(2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