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孝公主墓志碑
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第四女墓碑名。1980年10月出土于吉林省和龙县龙头山贞孝公主墓甬道内。碑作圭形,高1.05米,宽0.58米,厚0.26米,完好无缺。现藏吉林省延边博物馆,《渤海史稿》、《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附录其全文。用汉字楷体镌刻,凡18行,728字,皆清晰可识。碑文记述公主一生行状。对研究渤海早期历史、助识另出土之贞惠公主墓志并序,特别是了解渤海文化受汉文化影响的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第四女墓碑名。1980年10月出土于吉林省和龙县龙头山贞孝公主墓甬道内。碑作圭形,高1.05米,宽0.58米,厚0.26米,完好无缺。现藏吉林省延边博物馆,《渤海史稿》、《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附录其全文。用汉字楷体镌刻,凡18行,728字,皆清晰可识。碑文记述公主一生行状。对研究渤海早期历史、助识另出土之贞惠公主墓志并序,特别是了解渤海文化受汉文化影响的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辽代地名。一说即“鸭子河泺”。位于挞鲁河(即长春河,今吉林境内洮儿河)入鸭子河(今嫩江下游一段)处之大水泊,今名月亮泡。近人傅乐焕考曰:“鱼儿泺当今何地,不易确言。”“清曹廷燮以之拟鸭子河泺。”“如鸭
1600—1663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富察氏。世居纳殷。佐领舒穆禄之子。天命(1616—1626)年间,由佐领升参领。天聪五年(1631),同参领杭什木等略明边有功。八年,予骑都尉世职。崇德元年(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所产良种马。也称白岔铁蹄马,以马蹄质地坚硬而得名。因其地有岔川,山高沟深,道路多石,马长期在崎岖多石的山道上行走,蹄质受到磨练,较常马远为坚韧,能适应难行的道路,爬坡下梁,不纵不跳,十
见“奥屯良弼饯饮碑”(2255页)。
?—434十六国时期夏国国君。字还国,一名折。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次子(《魏书》作第三子)。夏凤翔二年(414),封太原公。四年,封前将军、雍州刺史,镇阴密。六年,领兵攻潼关,执镇将朱令
①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姓耶律。懿祖※萨刺德孙。迭刺部人,生于祖州(今内蒙巴林左旗西南)。身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同祖叔父,在契丹开国前夕,力助阿保机夺权称帝。有3子:曷鲁、觌烈、羽之,皆为阿保机开
亦称大汉太学。西夏学校之一种。仁宗人庆二年(1145)设,仁宗亲自参加向先圣先师祭祀礼仪,对师生分别给以赏赐。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岷州卫,居州境外(地在今甘肃临潭)。成化十八年(1482),其首领札石革等入朝贡马及盔甲等物,赐宴并彩缎、织、钞有差。后,其首领、僧人于弘治七年(1494)派族人俺奔、十一年(149
全称《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因共有17项条款,故名。由中央人民政府以李维汉为首的4名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5名全权代表于1951年5月23日在北
明代湖广保靖州土官。土家族。元末,为保靖州(今湖南保靖县)安抚使。洪武元年(1368),遣子彭德胜奉表贡马及方物于明廷。六年(1373),归附明朝,诏升安抚司为保靖宣慰使司,授宣慰使,领白崖、大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