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辽上京故城窑

辽上京故城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辽上京临潢府故城皇城内(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2里)。约建于辽道宗大康年间(1075—1084)。窑址呈圆形,与江西景德镇窑形略有不同。规模不大,南北约80米,东西约50米。烧制时间亦不长,推测仅烧数年即废。制品质地极佳。技术上受中原定窑影响明显。烧制多白釉和黑釉瓷器两种。作法以拉坯圆形器为主,方形、曲形和印坯的较少。装器匣钵有平底和釜底圆筒形两种。燃料以草木,不用煤。产品现发现多杯、碗、盘、碟、盂、瓶、壶、盒、坛、罐等,尤其盘口长颈瓶、长颈执壶、穿带壶、海棠盘、菱花盘等为契丹典型器物。另有黑釉瓷瓦,制作精细,可能是专供祖州二仪殿所用。产品特点是器底圈足下常有划纹标记,纹路虽筒,但很统一,且精细明显,经整理,共有8种纹样,据推测,可能是生坯定货记号,也可能是合伙搭窑烧造所致,值得注意与研究。

猜你喜欢

  • 喀克都里

    ?—1634后金将领。满洲正白旗人。那木都鲁氏,以地为氏。康果礼之弟。率众归附,初授三等总兵官。太宗皇太极即位,居八大臣之列。天聪元年(1627),随太宗征朝鲜。三年,攻克明遵化城,晋二等总兵官,赐号

  • 喇嘛洞

    见“广化寺”(131页)。

  • 秃里

    ①契丹语官名。又译作“吐里”。为※奚六部之官。一说全称“奚六部秃里太尉”。亦常称“奚秃里”、“奚六部秃里”、“奚秃里太尉”等。《辽史·萧拔剌传》:开泰(1012—1021)年间“累迁奚六部秃里太尉。”

  • 高桢

    金朝大臣。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徙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市)。辽太师※高模翰五世孙。少年好学,业进士。辽天庆六年(1116)高永昌在东京(今辽宁辽阳市)起兵反辽时,隶永昌军。及金将斡鲁统兵来讨,进拔沈

  • 达识帖睦迩

    ?—1364元末大臣。又译达识帖木儿、达识铁睦迩、达世帖睦尔等。康里氏。字九成。※康里脱脱之子。幼与兄铁木儿塔识入国学,读经史。初为太府监提点。历任枢密院同知、中书右丞、大司农。顺帝至正七年(1347

  • 黑哲

    见“赫哲族”(2422页)。

  • 达隆切瓦·洛桑丹白尼玛

    1782—1836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二任堪布。藏族。出生于隆务地方之萨吉村。由夏日诺门罕受沙弥戒。乾隆五十五年(1790),被迎入隆务寺坐床。五十七年(1792),遵隆务诺门罕之嘱入隆务大寺经院学

  • 阿把合

    见“阿巴海”(1201页)。

  • 忽章河

    见“药杀水”(1603页)。

  • 汉军火器营

    清代八旗汉军中兵种之一。始设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太宗皇太极命名为“乌真超哈(重兵)一旗”。因系由八旗※汉军枪营、※汉军炮营以及护炮的※藤牌营所组成,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