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尔巴勒津
明代青海地名。蒙古语音译,意为三角、三棱、三面。指青海湖东面的三角城。今名海宴,为海宴县府所在地。明中期以前为藏族居牧区。正德五年(1510),东蒙古※达延汗大败右翼领主※亦不剌等,亦不剌率畏兀特残部逃入该地,藏族被迫南迁。嘉靖十三年(1534),达延汗孙吉囊、俺答率兵入青海,败畏兀特部于该地。三十七年(1558),俺答汗再次率兵入青海,又败畏兀特残部及撒里畏兀儿诸部,并留其子丙兔长期占据该地,青海遂有上默特分部。
明代青海地名。蒙古语音译,意为三角、三棱、三面。指青海湖东面的三角城。今名海宴,为海宴县府所在地。明中期以前为藏族居牧区。正德五年(1510),东蒙古※达延汗大败右翼领主※亦不剌等,亦不剌率畏兀特残部逃入该地,藏族被迫南迁。嘉靖十三年(1534),达延汗孙吉囊、俺答率兵入青海,败畏兀特部于该地。三十七年(1558),俺答汗再次率兵入青海,又败畏兀特残部及撒里畏兀儿诸部,并留其子丙兔长期占据该地,青海遂有上默特分部。
?—765唐代铁勒族将领。仆骨部滥拔延之孙,父乙李龂拔,皆世袭金微都督。安史乱后,从郭子仪、李光弼作战,屡立战功。又与敦煌王李承寀出使回纥,请兵结好,并以其女和亲回纥英义建功毗伽可汗,领回纥兵平安史之
1910—1983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金德麟。朝鲜族。金氏。生于朝鲜汉城。1918年因生活所迫到上海、济南、天津。1927年,回上海进民新影片公司当场记。参加《木兰从军》、《热血男儿》等片的演出。后经
即“答儿罕”(2238页)。
即“巴阿邻”(409页)。
北周起义首领。详见“白郁久同”(606页)。
清代爱国将领。纳西族。云南丽江人。咸同年间,曾随杨玉科镇压杜文秀起义军,赏“铿僧额巴鲁图”名号,补授东川营参将,简放总兵。光绪十一年(1885)率部随广东陆路提督杨玉科出兵南关,奋力争先抗击法国侵略军
藏语音译。吐蕃官制。义译为“九政务大臣”或“九大臣”,“尚”意为“舅”,指同王室通婚的贵族大臣;“论”,指同王室有关之大臣;“掣逋”意为“大”;“突瞿”意为“一切”,亦可译作“一切相臣”。据《新唐书·
1899—1946近代蒙古王公。字经堂。内蒙古札赉特旗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封为多罗贝勒。1912年,被袁世凯政府封为多罗郡王,不久晋封亲王。1925年,创办齐齐哈尔蒙旗师范学校,并任校长。伪
?—1680蒙古族。察合台后王※伊斯玛依勒汗子。世居新疆。康熙九年(1670),为镇压伊斯兰教白山派,奉父命统兵驻镇喀什噶尔(今喀什),逐阿帕克和卓。十九年(1680),阿帕克和卓导引准噶尔部噶尔丹进
见“耶律弘基”(13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