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鄯州

鄯州

古州名。①古为西戎地。春秋及秦、汉为羌、胡所居。北魏孝昌二年(526),改鄯善镇置,治所在西都县(今青海乐都县)。隋大业三年(607),改置西平郡。唐武德二年(619),复为鄯州。贞观十五年(641),吐谷浑宰相宣王专政,欲劫吐谷浑王诺曷钵及弘化公主投奔吐蕃,诺曷钵等逃至唐鄯州。二十三年(649),设置鄯州都督府。龙朔三年(663),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叛归吐蕃,吐蕃尽知吐谷浑虚实,一举灭亡吐谷浑。其部分为吐蕃所并,仍留居青海故地,诺曷钵率残部奔唐凉州。唐遣凉州都督郑仁泰等屯兵凉、鄯二州。仪凤三年(678),李敬玄率军与吐蕃战,败走。后黑齿常之夜袭吐蕃营,吐蕃退走。敬玄收余众返鄯州。天宝初,仍改为西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鄯州,上元二年(761),地入吐蕃。 ②北宋元符二年(1099)置,治所在青唐城(今青海西宁市),次年废。崇宁三年(1104),改鄯州为西宁州。

猜你喜欢

  • 赫楚尔石窟

    即“克孜尔千佛洞”(988页)。

  • 摆腰把都儿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不彦台吉长子。领土默特属部巴岳特。驻牧于山西天成(今天镇)、阳和(今阳高)以北的野马川,距明塞200余里。隆庆五年(1571),明蒙通和,受明封为指

  • 杜马

    门巴语音译。旧时门巴族祈盼儿童健康成长的习俗。流行于西藏门巴族部分地区。给小孩理发后,把剪下的头发收在一起揉成团,挂在孩子胸前,称“杜马”。意为使孩子平安长大。

  • 麦力哥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多罗土蛮部领主。亦作麦力艮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四子※阿尔苏博罗特孙,※不只吉儿台吉子。驻牧于山西偏关外,距明塞六七百里。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贡协议,受明封为指挥佥事,在山

  • 瑶八洞

    湖南瑶族聚居地之一。在今新宁县城西北,即麻林洞、大圳洞、圳源洞、黄岩洞、桃盆洞、深冲洞、黄背洞和罗源洞。号称八十里瑶山,除瑶族外还居住有苗、侗、壮、汉等民族。传说当地瑶民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

  • 李文明

    ?—1800清代云南拉祜族抗清首领。云南双江人。拉祜族。嘉庆四年(1799)九月,因不堪勐勐(或作猛猛,即双江)傣族土巡检罕朝鼎的残酷压迫剥削,聚众起义,迅速攻占勐勐,迫罕朝鼎逃奔缅宁城。双江佤族和澜

  • 然弗

    224—270高句骊国第十二世王。东川王※忧位居子。三国魏正始四年(东川王十七年,243),立为太子,东川王二十二年,父死,即位。在位期间,曾以精骑大败魏兵于梁貊(疑是汉籍中之“小水貊”)之谷。在位二

  • 李郁于

    见“郁于”(1350页)。

  • 屈真川

    见“贺真城”(1778页)。

  • 罐鼓

    蒙古族古代打击乐器。亦称蒙古大鼓。起源于元朝以前,蒙元时期用作战鼓,在行军作战时,用以激励将士。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在去打仗以前,他们一定要等待领袖的罐鼓声。等到罐鼓发声后,大半的人都要去‘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