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阴平国

阴平国

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人杨氏所建政权。南朝宋昇明元年(477)底,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族弟※杨广香与北魏合兵,攻杀武都国主杨文度,以阴平(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为政治中心,自立为阴平王、葭芦镇主,史称阴平国。自是,杨氏政权遂分为二,与杨文弘所建武兴国并存。杨广香、杨炅、杨崇祖等皆受南齐册封为阴平王、沙州刺史。至杨孟孙时势颇盛,拥众数万,子杨定曾受北魏封为阴平王。其后世系不详。又有杨法琛自称为后仇池国君主杨盛苗裔,初居阴平,北魏孝昌(525—527)中,举族归附北魏。后受梁封为雄勇将军、北益州刺史、阴平王,以平兴(治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为要地。梁大宝元年(550),被黎州民众拥立为黎州刺史(治今四川广元县)。后遭梁潼州刺史杨乾运攻袭,失剑图、平兴,退守鱼石洞(今四川广元西南昭化镇西北)。承圣元年(552),被西魏任为黎州刺史。后同族相攻,听从北周调解,分其旧部,各立州郡,一说阴平国至此遂亡。但有的学者认为至杨永安(一说其子)于大象二年(580),被北周击败,阴平国才算最终灭亡。共历7主(或8主),凡104年。

猜你喜欢

  • 李四光

    1889—1971中国著名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人。父名卓侯,后改姓李。原名李仲揆,少年赴省城投考学堂,改名李四光。学习成绩优异,15岁破格选派到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22岁

  • 乌切克特

    赫哲语音译,意为晒生肉条子。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以鱼兽肉为主食,在打到野兽肉吃不完时即晒成肉条储存备食。有生晒、熟晒两种。打到鹿、狍,肉剩余很少时即生晒,其法是将脊背肉和腿肉

  • 岳瓦什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乾隆二十四年归附清朝。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北300余里喀浪圭卡伦外游牧,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 李元砺

    ?—1211宋嘉年间湘、赣瑶族起义首领。荆湖南路郴州黑风峒(今湖南桂东县境)人。瑶族。因不堪忍受封建官吏与地方豪强肆意诛求,嘉定二年(1209),与罗孟二等人密谋组织起义,事泄被捕,不久越狱。是年冬,

  • 门珞械斗

    清代西藏门巴、珞巴两族发生的三次械斗。位于西藏东南的※墨脱(白马岗)原为珞巴族的聚居地。18世纪中叶门巴族先后从不丹的布南卡、桑拉一带东迁于此定居。起初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后门巴人大量迁入,出

  • 哈萨克锡喇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勤杂特鄂拓克宰桑。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时,率众迎降,授内大臣。二十二年(1757),因追随噶勒藏多尔济等反清,受追击,率众千余走和落霍斯(位于今新疆乌兰乌苏西),为喀

  • 鲍仁山

    见“特木尔巴根”(1875页)。

  • 我着

    见“福余卫”(2412页)。

  • 宇文逸豆归

    ?—344或345东晋时宇文部首领。又作宇文归。系鲜卑化之匈奴人。咸和八年(333),逐杀宇文乞得归而自立。为慕容皝所攻,惧而请和。皝于其地筑榆阴、安晋二城而还。咸康二年(336),结辽西鲜卑,段辽、

  • 塔勒纳沁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蒙古语,“旷野有鸦”之意,或云意为“果子沟”。维吾尔语称此地为塔什伯拉克,意思是“石庙”。又名沁城。今新疆哈密县沁城。清朝设绿营塔勒纳沁管屯都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