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兴喇嘛

阿兴喇嘛

?—1636

明代至蒙古传教的第一位格鲁派(黄教)藏僧。本名锡喇布,藏文史籍作佐格阿升喇嘛,蒙文史籍又作阿哩克喇嘛。出身于安多地方的萨木鲁家族。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母近亲,故称阿兴喇嘛(意为舅喇嘛)。出家后曾在西藏哲蚌寺学经,精通佛经、教法和戒律。与索南嘉措关系甚密,属格鲁派僧人。学成后,离藏云游至山西五台山。隆庆五年(1571,一作万历元年,1573),膺格鲁派之命,越长城至蒙古右翼土默特部,居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北面的察罕哈达,长期向俺答汗等传教,鼓动俺答汗建立八思巴和忽必烈式的“经教之朝”,皈依黄教,迎请索南嘉措至蒙古传教,深受俺答汗崇信。万历六年(1578),在其斡旋下,俺答汗率右翼三万户领主至青海仰华寺会见索南嘉措,皈依黄教,开创了蒙藏关系的新纪元。以在蒙古首倡黄教之功,受封为“额齐格喇嘛”(意指蒙古喇嘛之父,明代汉籍译作“哀乞盖”)。约17世纪初,至巴林、喀喇沁等地传教。崇祯二年(1629),应后金皇太极之请至盛京。后返蒙古地方,居盛京西之巴克山,被称为巴克山满珠锡里胡土克图。又迁居今库伦旗,其地始名满珠锡里库伦。崇祯九年(1636)八月十五日圆寂,年逾80。诸弟子遵嘱葬之于巴克山。

猜你喜欢

  • 汪百户事件

    东乡族人民反对国民党的斗争。民国二十九年(1940)临夏行署专员马为良擅自决定,强行拆迁汪百户地区胡门门宦所建清真寺,并带领人众亲临现场监督拆寺,数十名东乡族人在群众的掩护下,冲进寺内,杀死马为良等人

  • 唐时南诏王室称谓。《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新唐书·南蛮传》:“蛮谓王为‘诏’”,“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六诏’,兵力相埒,各有君长,无统帅。”“王(诏)坐东向,其臣有所陈,以状言不称臣。王自称曰‘元

  • 摩诃衍

    唐代敦煌禅宗名僧。又译摩诃衍那,梵语意为“大乘”,故汉文史籍又称其为大乘和尚。汉族。公元8世纪下半叶人。久居敦煌,宣讲佛教顿悟学说,声闻吐蕃。唐建中二年(781),被赞普赤松德赞迎至吐蕃,居10余年,

  • 亦思替非文字

    又称回回文字。乃元朝立国之初即颁行天下与蒙古文、汉文通行的三种文字之一。由镇海主管其事。元朝政府的重要机关,均设有回回掾史、回回译史、回回令史等,以掌管回回文书,造回回文册等事。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

  • 刘新翰

    清代著名壮族诗人。广西永宁州(今永宁县西北)人。自幼苦读,立志任途,青年时曾于乡试中举,后多次赴京应试均落第,被聘湖南同考官。40岁时至武级县任教谕,后曾主持桂林秀峰书院。不久复出仕途,任江阴县令,为

  • 隆祥总管府

    见“隆祥使司”(2137页)。

  • 赛吚吚奢

    见“赛里舍”(2468页)。

  • 瞎毡

    ?—1058宋代龛合(今甘肃榆中境)吐蕃大首领。※唃厮啰长子。因其母失宠,与父不协,从青唐(今青海西宁)迁居龛谷。为当地吐蕃首领、部众拥戴为部落首领,宝元二年(1039),受宋封为澄州团练使。庆历四年

  • 沙里

    契丹语音译,《辽史·国语解》:“沙里,郎君也”。一种带有赞美之意的称号。辽、金皇室成员中的青年男子,多有被称为“郎君”者。有时亦与其他词连用,如“挞马狘沙里”(侍从郎君),“阿主沙里”(“阿主”,“父

  • 王珪

    571—639唐朝大臣。字叔玠。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先世系乌丸王氏,一说为汉王霸后裔。梁右卫将军※王神念(北魏时南奔)曾孙,北齐乐陵太守王��子。隋开皇末官奉礼郎,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