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哲
见“阿哲濮”(1215页)。
见“阿哲濮”(1215页)。
壮族古地名。又称婆洞。北宋时属邕州左江道。其地当今广西靖西县壬庄圩附近波旧。为北宋侬人(今壮族先民)首领※侬智高起义地点之一。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严年号。?—1128。
见“按出虎水”(1623页)。
即“桂娄部”(1802页)。
秦代南郡诸民族的总称。春秋战国时称※荆蛮,属楚地。秦时,其民以幪布、鸡羽等缴纳义赋。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南郡※潳山(今属湖北江陵境内)少数民族雷迁等起兵反汉,被武威将军刘尚讨破,其族人被迫
即“旧察津毕其格” (524页)。
黄帽派喇嘛庙。一称伊犁庙。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朝政府为满足内迁的达什达瓦部宗教活动需要而建。形制仿伊犁固勒扎庙。缭垣正方,周1里许。四面各有门。主体建筑为普渡殿,座落在6
?—1744清朝蒙古王公。鄂尔多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桑忠多尔济长子。康熙五十七年(1718),以三等台吉从清军防御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雍正二年(1724),从征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八年(
古地名。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北。三国时,魏、蜀争夺凉州。魏黄初初年(220),魏已据凉州大部。蜀除不断出兵与魏战于武都、汉阳、南安、陇西外,还开辟沿白水江、白龙江流域羌中地区以通湟中的道路,沿途建立据点,
?—634唐代西突厥可汗。又称大度可汗。名泥孰,又作泥熟。阿史那氏。世袭莫贺咄(设),故又称泥孰莫贺咄(设)。贞观二年(628),莫贺咄杀统叶护可汗自立为屈利俟毗可汗,弩失毕五部不服,推其为汗,辞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