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鲁

阿鲁

①元代云南孟定路土官。傣族。忽甸土官忽鲁马子。至元二十九年(1292)十二月,受麓川路军民总管达鲁花赤阿散之子招,入觐元朝,进金索、鳞胆、毡衣、虎豹皮等,并进言:其地东南邻境,未附者约20万,慕化愿附,请颁旨。从之。三十一年(1294),封孟定路(治今云南耿马县西孟定)总管,佩虎符。 ②见“完颜宗本”(1155页)。

猜你喜欢

  • 台登城

    古城镇。唐《蛮书·卷七·云南界内途程第一》:“台登城,……泸水从北来,至曲罗萦回三曲。每曲中间皆有磨些部落。”城为今冕宁县之泸沽镇。在盐源之东雅砻江“萦回三曲”内,唐时有磨些(纳西族先民)部落分布。

  • 巴颜恩克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蒙克特穆尔同族台吉。乾隆十八年(1753),随“三车凌”内迁。翌年,从蒙克特穆尔、巴济等潜逃准噶尔,游牧于塔本集赛(今新疆塔城、裕民、博罗、额敏等县地)地区。后受清

  • 本主

    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意为本境之主,即一个村镇或一方的保护神。起源于古代多神崇拜,随着时代的前移,信仰的神祗越来越多。白族地区小至10余户的村庄,大到人烟密布的大理城,均立有本主,供奉于本主庙内。有木雕

  • 粗差

    藏语音译。意为商业税。指旧时西藏地方政府派官员或包税人,在各季节性农牧交换的商业集会地点,向参加交换的农、牧民商人等征收的交易税。一般以交易品总额的大约十分之一计征。西藏民主改革后已废除。且对农牧交换

  • 故太师铭石记

    辽代契丹大字墓志。刻于辽兴宗重熙二十五年(1056)十月二十二日(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已改为清宁元年,此乃刻志者不知改元所致)。墓志一合。盖刻汉文篆字两行“故太师铭石记”;志文刻契丹大字40行,约1800

  • 弭药

    又称缅药。党项族称谓。唐朝中期部分党项人不堪吐蕃压迫而北迁,留居原地(今四川西部)的部分被称此。后又用以称北上党项人和党项所建的西夏国。

  • 宋辽互市

    北宋与辽朝的官方贸易。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契丹交易。后因战争,罢不与通。淳化二年(991),令雄、霸州、静戎军、代州雁门砦置榷如旧制,出口货物

  • 阿悦贡

    ?—1386明代云南顺宁土官。布朗族。原为布朗族头人,洪武十五年(1382),归附明朝,明置顺宁府(治今云南凤庆),署府事。十七年,任知府,定租赋,立贡制。十九年(1386)卒,子勐哀承袭。

  • 前秦哀平帝

    见“苻丕”(1340页)。

  • 霍斯库鲁克之战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木之乱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二年(1757),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玛罕木特之子布拉尼敦(大和卓木)、霍集占(小和卓木)发动叛乱反清,屡与清军作战。二十四年(1759)闰六月,以清军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