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雍州蛮

雍州蛮

南北朝时雍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沔水流域中游,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区。南朝宋置宁蛮校尉以领之。刘宋雍州刺史刘道产善抚其众,故原不服官者,莫不款服。蛮无徭役,强者不供官税。蛮户仅输谷数斗,而民户(指汉人),则赋重,故多有入其境者。其居地多深险,刺史引其出山徙平土,缘沔水而居。元嘉十九年(442),刘道产卒,诸族反,屡败宋师。宋以※沈庆之为建威将军多次进讨,破沔水流域诸蛮。后,宋文帝子刘骏(世祖)出巡雍州时,亦因群蛮断道,水陆梗阻,停大堤(今湖北宜城)不得进。遣沈庆之讨之,宋将深式等被杀,后始平定。继而,沔北山蛮复举兵,据山为阻,矢石具用,官军受阻。沈庆之等斩山开道,立营于山上,据验要,始破之。南齐永明五年(487),雍、司州诸蛮复起事,与北魏通。其民善战、淳质,婚丧渐合于礼数。边僻地区者仍保留故俗。其后裔分别为汉、土家、苗等民族。

猜你喜欢

  • 王田

    17世纪初荷兰殖民主义在台湾所霸占的田地。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台湾后,下令把台湾土地收归荷兰东印度公司所有,并按土地沃瘠分为上、中、下三等,招募汉人和高山族人耕垦,供给耕牛、农具、籽种和修筑陂塘堤圳之费

  • 曹王

    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皇统二年(1142),已废伪齐皇帝刘豫由蜀王改封;皇统初尚书右丞相萧仲功受封;天德二年(1150),刘彦宗次子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刘筈进封;正隆元年(1156),张通古以司徒致仕,

  • 新疆

    地名。清代以其名名地者有四:一指贵州古州、丹江、安顺、镇宁等地;一指四川大、小金川一带;一指云南昭通、永善地方;一指天山南北地区。系雍正、乾隆年间为区分新、旧辖区而采用的名称,寓“新辟疆土”之意,而非

  • 钦爱皇后

    见“萧耨斤”(2000页)。

  • 夏国主

    封爵名。(1)辽重熙十三年(1044)兴宗册西夏景宗李元昊此爵。 (2)宋庆历八年(1048)仁宗册西夏毅宗李谅祚此爵。(3)宋熙宁二年(1069)神宗封西夏惠宗李秉常此爵。(4)宋元祐二年(1087

  • 承安宝货

    金代的银质货币。章宗承安二年(1197)铸造,铤形,分1两、1两半、2两半、5两和10两5种。每两折钱2贯即2千文。传世的有一两半和一两的两种。一两半者呈束腰铤形,通长4.7厘米,端宽3厘米,腰宽2.

  • 巴济吉尔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巴吉格尔伯克。维吾尔语。职司管理税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废(1887)。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划离部

    辽代部族名。圣宗统和二年(984),曾奏请以后详稳(将军)只从本部选授,圣宗以“诸部官惟在得人,岂得定以所部为限。”不允。有人以为即《辽史》所记获里国,为辽属国,辽北面属国官中曾设获里国王府。

  • 经板

    青海、甘肃撒拉族地区对《古兰经》的称法。

  • 燕齐

    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农奴。又译颜齐、彦齐、烟齐等。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及充当跟随、仆役等。不纳赋税。清朝统一新疆地区后,规定了各级伯克的品级,并按品级高低额定其役使燕齐的户数。最高的三品阿奇木伯克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