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青史演义

青史演义

编年体与演义体结合的蒙文长篇历史小说。全称《大元盛世青史演义》。由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县下府乡)协理台吉旺钦巴勒(1795—1847)及其子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1837—1892)两代人写成。※旺钦巴勒撰写至前8回,病故。※尹湛纳希从1870年继承父志,着手续写,历时20余年,于1891年成书。相传全书为12回,记载自成吉思汗出生至元末200余年的蒙古历史。现存69回,60余万字。前59回记述成吉思汗及其祖先的历史,后10回记述窝阔台即位后的历史。作者广泛涉猎蒙、汉、满、藏各种文字有关蒙古族历史的记载,民间传说,特别是汉文史书《通鉴纲目》、《元史》等,对重要事件和年代作有考订。作者自称为这部书“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竭尽愚才,将十部史书做过精心考究,探索寻觅,几乎达到头昏目眩的地步”。作品塑造了许多生动人物形象和动人故事,不仅突出成吉思汗及其将领和蒙古族巾帼英雄,还赞扬了普通牧民的高贵品德和智慧。在艺术创造上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并吸取了汉族古典文学的精华。在蒙古族近代文学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蒙、汉文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留哥

    ①见“耶律刘哥”(1311页)。 ②见“耶律留哥”(1318页)。

  • 莽吉赉

    ?—1785清宗室、将领。满族,姓爱新觉罗氏。正蓝旗人。不入八分镇国公杨福子。雍正五年(1727),授三等侍卫。乾隆三年(1738),官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五年,赴西宁办理青海事务。处理民族事务3年,众

  • 姜行本纪功碑

    唐代碑刻。碑立于新疆巴里坤县松树塘。清同治年间(1862—1874),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将此碑移于关帝庙建亭保护。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碑高1.8米,宽0.6米。碑文18行,满行47字,楷书。碑刻

  • 乌兰固木

    见“乌兰古木”(341页)。

  • 堕瑰

    辽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族名。原为奚将胡损一个门的名称。《辽史·国语解》称:“堕瑰,门名,辽有堕瑰部。”奚族初有5部,辽太祖五年(911),悉入契丹,号五部奚。天赞二年(923),奚将胡损恃险坚壁于箭

  • 大汗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一称太汗都督府。高宗龙朔元年(661),以哒活路城(位于今阿姆河下游)置。以其王太汗为都督,职位世袭。辖附墨、奄蔡、依耐、安屋、犁、榆令、罽陵、碣石、波知、

  • 元封

    唐代南诏孝桓王异牟寻年号。约797—808年,凡12年。

  • 练地

    解放前云南德宏景颇族地区一种轮作方式。过去景颇族人耕作不重视人工施肥,旱地开荒的第一年,一般不种稻谷,而栽种豆类、棉花等作物,称之为“练地”,第二年种旱谷时才长得好,种二三年地力耗尽,产量递减,即行丢

  • 上谕八旗

    书名。亦名《雍正上谕八旗》。雍正九年(1731)果亲王允礼等人奉敕撰。13卷,满汉合璧本20册,汉文本13册。初将五年(1727)以前谕旨初纂成帙,后又两次汇辑,乾隆初年刊刻成书。收录康熙六十一年(1

  • 诺尔布扎布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亲王※德沁扎布长子。初为一等台吉。乾隆十七年(1752),赐公品级。二十年(1755),随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屯驻乌哈尔和硕,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