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什木汗
见“艾斯木汗”(437页)。
见“艾斯木汗”(437页)。
见“乌古涅剌部”(345页)。
西藏门巴族对外来异族定居户的称谓。门巴语音译,原意为“看天”,转意为“地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他的”。其必须得到住地群众同意并由※根保向※粗巴备案后方可留居。经济生活以打工、开垦村公有林、荒地,或借差巴
见“儋耳”(2516页)。
契丹官名。为管理※瓦里中奴隶之官。《辽史·国语解》称:“抹鹘,瓦里司之官。”契丹有籍没之法,凡宗室、外戚、世官之家,犯逆反等罪,其家属皆没入瓦里。终辽之世,帝后12宫即有74瓦里。瓦里设此专官管理,属
参见“奥米”(2252页)。
?—526北魏末各族大起义首领之一。原为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敕勒首领。北魏正光五年(524)夏四月,被高平镇民赫迪恩等推戴为高平王,与部将万俟丑奴攻高平镇,以应沃野镇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起义,为魏将卢祖迁
见“咪曼”(1646页)。
见“耶律璟”(1304页)。
?—220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邻之子。约在东汉灵帝年间(167—189),受父禅,继位,奉命领众从大泽(今呼伦池)附近向西南迁徙,历高山险谷,九难八阻,始居匈奴故地,今河套固阳阴山一带,接近汉区。由
地名。又名海兰儿、呼伦布雨尔。因其地有呼伦、贝尔两湖,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其地东西410里,南北792里。东至齐齐哈尔,西、南邻蒙古,北至黑龙江。唐虞属山戎地。周、战国、秦属东胡、山戎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