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守忠
清末抗法英雄。广西宁明县北江人。壮族。同治四年(1865)曾参加吴亚终领导的壮族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参加刘永福组织的黑旗军,任前营管带。十二年(1873),法国上尉安邺率侵略军攻占越南河内。随刘永福应邀赴越抗法,在河内西城大败法军。光绪八年(1882),由海军上校李威利率领的法国侵略军再次攻占越南河内。翌年,率黑旗军于纸桥与法国侵略军浴血奋战,斩杀法国侵略军司令李威利,取得抗法辉煌胜利。后转至唐景崧部,驻防龙州。晚年弃甲回归故里。
清末抗法英雄。广西宁明县北江人。壮族。同治四年(1865)曾参加吴亚终领导的壮族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参加刘永福组织的黑旗军,任前营管带。十二年(1873),法国上尉安邺率侵略军攻占越南河内。随刘永福应邀赴越抗法,在河内西城大败法军。光绪八年(1882),由海军上校李威利率领的法国侵略军再次攻占越南河内。翌年,率黑旗军于纸桥与法国侵略军浴血奋战,斩杀法国侵略军司令李威利,取得抗法辉煌胜利。后转至唐景崧部,驻防龙州。晚年弃甲回归故里。
①(1664—1693)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又译堪都、憨都。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弟※楚琥尔乌巴什孙。康熙十五年(1676),因父被噶尔丹执杀,偕属额尔德尼和硕齐内逃。次年,率兵400潜入漠南蒙
藏语音译,意为“氐宿月”,藏历四月,二十八宿之一氐宿出现,故名。藏传佛教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相传释迦牟尼于藏历四月十五日降生、成道和圆寂,藏俗每年藏历四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刺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刺儿”(433页)。
辽朝后期宫内争权斗争中制造的冤案。昭怀太子名耶律濬,为辽道宗长子。自幼聪慧,好学知书,6岁封梁王,随父行猎,三发三中,获道宗宠爱。咸雍元年(1065),被立为皇太子。大康元年(1075),兼领北南枢密
元朝宗室。蒙古族,孛儿只斤氏。世祖子奥鲁赤玄孙。顺帝后至元三年(1337),父党兀班在吐蕃死于乱事,遂承袭镇西武靖王爵。以吐蕃各地为领地,以吐蕃朵哥麻思算木多城为镇府(今青海省互助县松多乡)。入明,于
旧时壮族土官名。为广西左右江流域壮族一级(相当于区、乡)土司衙门的首席土官。负本峒总责。下设总化(总管)、副峒、掌峒、钱峒、权隘各1人,分管各村屯及有关事宜。世袭,接替时由知州、知县加委。领有官田以为
传说中女真完颜部首领。亦作龛福。相传原居高丽,年60余迁居完颜部。后有部人杀他族之人,相互结怨,械斗不止,民不聊生,渴望安宁。部人与其相约,能解此仇杀,以部内贤女妻之。独往他族,喻之以理,协商定约,凡
参见“傣文”(2242页)。
西夏女兵名。党项羌妇女强悍好斗,常参预部族间的复仇。结仇者因力小不能复者,集邻族妇人,享以牛羊酒食,趋仇家纵火,焚其庐舍。夏俗敌女兵不祥,辄避去。
西域古地名。见明陈诚《西域番国志》《明史·西域传》。清《西域图志》作“土尔番”,对音为“吐鲁番”。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移管粮同知驻此,并设巡检,隶甘肃布政司。四十五年,设吐鲁番领队大臣,归乌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