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赡
【生卒】:900—957
【介绍】:
五代时彭城人,字守惠。略通儒术,好兵书。仕南唐。为黄、袁二州刺史,所至称治。李璟时为武昌军节度使,后改清淮军节度使,镇寿州。周师渡淮,攻寿州,累月不能下。明年周师复至淮上,李璟兵大败,奉表称臣。仁赡独坚守,其子崇谏谋出降,立斩之。旋病甚,其副使孙羽以城降,仁赡于是日卒。
【生卒】:900—957
【介绍】:
五代时彭城人,字守惠。略通儒术,好兵书。仕南唐。为黄、袁二州刺史,所至称治。李璟时为武昌军节度使,后改清淮军节度使,镇寿州。周师渡淮,攻寿州,累月不能下。明年周师复至淮上,李璟兵大败,奉表称臣。仁赡独坚守,其子崇谏谋出降,立斩之。旋病甚,其副使孙羽以城降,仁赡于是日卒。
【介绍】:战国时韩国国君,名虔。与赵襄子、魏桓子共攻智氏,杀智伯,分其地。
字子之。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学生。【介绍】:春秋时鲁国人,字子之。孔子弟子。
【介绍】:宋泉州同安人,字顺之,号存斋。年十三,朱熹为同安簿,从之游。及熹去任,复从游于建阳。及卒,熹深惜之。有《易解》、《孟子解》等。
【介绍】:唐吴郡吴人。博通经史。玄宗开元中,为宰相萧嵩、张九龄荐入集贤院,预修国史、《六典》及《开元礼》。迁集贤直学士,官河南府仓曹参军。天宝初,预注《礼记·月令》。终官国子司业、集贤殿学士。
【生卒】:?—前502【介绍】:春秋时陈国国君,名柳。惠公之子。吴破楚,召公往会于郢。其大夫以楚与陈有故,不可背,谏止。乃称病谢。后,吴复召,恐而赴吴。吴怒其前不听命,留之。卒于吴,在位四年,谥怀。
【介绍】:五代时后晋太原人。少为皂隶。后为石敬瑭(后晋高祖)帐下,以纤巧厚承委用。出帝嗣位,授蔡州刺史,入为内客省使、宣徽南院使,遥领寿州节度。常在帝侧,升除将相,仅与宦官近臣裁定,曾欲尽废文官。契丹
姓乌礼苏。隶满洲正白旗。初为前锋,累官至镶黄旗蒙古都统、左翼前锋统领。乾隆中,先后从军征讨金川、准噶尔、阿睦尔撒纳、霍集占诸部叛乱,军前任领队大臣、参赞大臣。曾屡得罪被贬。
【介绍】:宋福州连江人。六岁能诗,天资敏慧,有设对者,应声而答,无不中的。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应童子举,赐进士出身。
【生卒】:667—726【介绍】:唐京兆万年人。韦安石从父兄子。举明经第。睿宗景云初,为永昌令,不事威刑而治,前令无及者。玄宗开元三年,自左庶子出为益州长史。四年,入为黄门侍郎,累迁御史大夫兼按察京畿
【生卒】:?—92【介绍】:东汉扶风茂陵人。马廖子。和帝时为步兵校尉。明德马太后逝后,马氏失势,豫投书怨诽,为有司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