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祎之

刘祎之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猜你喜欢

  • 韩性

    【生卒】:1266—1341【介绍】:元绍兴人,字明善。博综群籍,尤邃于性理之学。为文博达俊伟,自成一家。居家教授,受业者甚众。巷夫街叟,童稚厮役,咸称为韩先生。宪府尝举为教官,不赴。卒谥庄节。

  • 赵範

    【介绍】:宋潭州衡山人,字武仲,号中庵。赵方子。少从父军中。宁宗嘉定间,与弟葵屡败金兵,授京湖制置安抚司内机。历知光州、镇江府、扬州、池州等。理宗绍定中,与葵统兵镇压李全,进淮东安抚使。后任京湖安抚制

  • 赵棻

    【介绍】:清江苏上海人,字仪姞,一字子逸,号婉卿,晚号善约老人。嫁乌程汪延泽。有《滤月轩诗文集》、《滤月轩词》。

  • 田赋

    【介绍】:明福建瓯宁人,字用周。正德九年进士,选刑科给事中,奉敕巡视两淮漕运,升池州知府,调淮安知府。工诗文,著述颇丰,有《齐山志》、《纪行录》、《野樵杂言》、《管鸣集》、《巡漕集》、《困横集》。

  • 郭从谦

    【生卒】:?—927【介绍】:五代时人。后唐庄宗时伶人。优名门高。有军功,为从马直指挥使。以姓郭,拜郭崇韬为叔父。庄宗弟李存又又收为养子。及崇韬死,存又被囚,从马直军士王温又以谋乱被诛,从谦恐,遂激军

  • 李伯祥

    【介绍】:宋道士。居眉山。苏轼称其好为诗,格虽不高,往往有奇句,甚可喜。

  • 陈玄锡

    【介绍】:唐光州颍川人。陈夷行弟。登进士第。穆宗长庆元年,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及第。历官金部员外郎。

  • 孙孝哲

    ?G機ⅷ"mQ伖?]幆??|脥(0?p?u鷷凈 t?菙猅*?7蛼瀎8?D扳 ?珌榨{T?浛^?鬸fr箙q渥(?jVp?w荙鎬亠/涳MX_l欭\5衷ù詝蔙?F`-鴬{

  • 王康

    本名秉,史籍避唐讳改,思政子。思政降东魏,宇文泰不以为有罪。思政数子均得封爵,康袭太原公。周武帝时为安、襄二州总管。隋初任汴州刺史,卒。(,参见《北史》)

  • 陆光熙

    【生卒】:?——1911原名陆惠熙。字亮臣。山西巡抚陆钟琦之子。光绪进士、选庶吉士。东渡日本学习陆军,历编修、侍讲、三品京堂,宣统三年,与其父同被山西新军杀。谥文节。【生卒】:1878—1911【介绍